2)第354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村东头乱坟岗里面有个大坑,就是专门用来扔死婴的。”

  “老人为了不拖累孩子,选择自我了断的也不在少数。”

  “那日子……惨呐。”

  老汉一脸的不堪回首。

  这话无异于当面抽大嘴巴子,朱元璋彻底破防又羞又怒,面容也有些狰狞起来。

  老汉也被他的表情给吓到了,一时间不敢说话。

  这时马娘娘上前一步,拍了拍老朱的手,说道:

  “你看,一说起悲伤的事情又开始急了。”

  然后对老汉说道:“我家老头子当年也不容易,打小给人放牛,父母兄弟都饿没了,就剩他一个人熬了过来。”

  “所以一提起这些悲伤的事情啊,他的情绪就会失控。”

  “不是针对你的,老哥不要害怕。”

  老汉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道:“老弟刚才的眼神太吓人了……”

  “哎,理解理解,都是苦过来的。”

  然后他忽然想到什么,说道:“老弟这经历,倒是和太上皇差不多啊。”

  老朱两口子:“……”

  马娘娘趁机转移话题道:“既然太上皇当政百姓日子不好过,老哥为何还说他的好话呢?”

  老汉顿时就忘了方才的事情,滔滔不绝的道:

  “以前是我们老百姓见识短,不懂国家大事,只觉得太上皇严苛。”

  “前两年朝廷弄了预备役,我四个儿子六个孙子都去参加过训练。”

  “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才知道太上皇也是没办法。”

  马娘娘故作好奇的道:“哦,此话怎讲?”

  那老汉愤愤的道:“还不是北元造的孽,虽然大明建国了,可北元余孽一直想打回来。”

  “为了彻底将北元击败,太上皇只能征收重税养活军队。”

  “听说北方更惨,人都快打没了。”

  马娘娘颔首道:“确实如此,宋末北方还有几千万人口,到洪武十年统计人口,只有不足千万了。”

  老汉说道:“所以啊……太上皇也是没办法,一开始我们确实觉得太上皇不公平。”

  “后来了解了真实情况就不恨了。”

  “不把北元打跑,我们还要过牛马不如的日子。”

  “而且把北元打败之后,太上皇就马上调整了政策,将我们的税减了下来。”

  “还下令停止征收所有的苛捐杂税,连人头税都免了,现在除了田税再无别的赋税。”

  “那真是几千年没有过的善政。”

  “我们老百姓只是见识少,又不是真的不知道好歹。”

  “这样的明君,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恨他。”

  远处的几个老农见他们聊天,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纷纷打开话匣子,述说着以前的苦,以及今日的甜。

  总之,话里话外对目前的生活非常的满足。

  对太上皇和皇上,更是感恩戴德,期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

  “大明合该坐拥天下,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子,都是明君啊。”

  “三代明君,未来的日子能有多好,不敢想,不敢想啊。”

  “对对对,还有太子殿下,别看年龄小,将来肯定是明君。”

  “我们南方的血吸虫病,哎呀当年把我们祸害惨了,多亏了太子才给治住。”

  “要不都说太子是天命圣君吗,还有陈伴读也是天命贤臣。”

  “织布机就是陈伴读改良的,用了新梭子,织布比以前快了十倍。”

  朱元璋的脸色好转了不少,但还是感觉火辣辣的。

  因为按照他的本心,巴不得多征税,从来没有考虑过减税的事儿。

  这些惠民政策,都是陈景恪力主之下才推行的。

  但老百姓不知道这些啊,将功劳归在了他身上,对他感恩戴德。

  妥妥的属于白捡的便宜。

  当然了,朱元璋的强势,才是这些政策落实的主要因素。

  在这件事情里,他的功劳并不比陈景恪小。

  可是对于他来说,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后来的功就忘记之前的种种苛政。

  所以,他依然觉得羞愧。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