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公平交易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标本次的变革主要有两个,然而每一个都非常不简单。

  第一个是设置特区,将沧州和津海镇从北平辖治划分出来,单独设立了一个全新的特区,沧海省。

  沧州就是前世河北沧州市区域。

  至于津海镇就是天津的前身。

  最初这里一片荒凉,元朝建都北平需要从南方运送粮食,这里就成了重要的漕运中转站。

  故取名津海镇。

  朱棣靖难之时在这里渡过大运河,故改名天津,取天子津渡之意。

  因为这一重原因,永乐年间首次在这里建城设卫,始有后来的天津城。

  这一世没有靖难,自然也就没有天津了。

  而且因为大明京畿不在北平,对南方粮草的需求量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也导致本就不是很繁华的津海镇更加的荒凉。

  之所以将特区放在这里,并不是一拍脑门决定的。

  而是经过陈景恪、朱标等人全方位考虑,最后才选定的。

  首先,特区说白了就是一块试验田,目的是让朝廷了解各种新政的具体效果。

  古代信息传递速度很慢,这就决定了特区不能离洛阳太远,否则不方便朝廷及时了解当地情况。

  其次,交通要便利,如此才有发展的潜力,放在山沟沟里没有任何意义。

  再次,这個块地必须够新,否则前期建设太麻烦,代价也非常大。

  一个搞不好,很容易被扣上扰民的大帽子。

  最后,要有一定的资源,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瞅了一圈,现成的行政区域没有一个是符合标准的。

  不过问题不大,切割出来一块就好了。

  于是沧州和津海镇就被从北平切出来了。

  为什么是它们呢?

  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

  一就是离洛阳不远也不近,从黄河可以直达。

  二是这里足够穷,人烟稀少。

  沧州还好一点,津海镇就是个漕运中转站,压根就没几个人。

  朝廷怎么折腾影响都不大。

  三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渤海湾,海运发达。

  津海镇本身就是漕运中转站,沧州又正好处在黄河的北岸,可以借助黄河水运之力。

  四有特产,之前陈景恪提议推广晒盐之法,盐田遍布北平到山东的沿海区域。

  而津海镇的直沽等地,是最重要的产盐区之一。

  盐在古代的地位毋庸置疑。

  还有一个原因,这里产海带。

  这玩意儿能当菜能当盐,还能补碘防治甲状腺肿大,在古代简直就是万能的。

  五此时的北平地域实在太广阔了,包括了后世的河北、燕京、天津三省。

  之前陈景恪就提议对这里进行切割。

  只是当时北元实力很强,不断侵扰北部边疆。

  北平是抵抗北元的前线,切割了反而不方便管理。

  所以这个提议被朱元璋给否了。

  现在北元已经被打残,漠南几乎没有大型的部落,安全有了保障。

  再维持如此庞大的一个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