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新都畅想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人大军,准备东征大明。

  只是在行军途中病死,此事就此作罢,之后就陷入内乱了。

  别管能不能打赢,就从他们能组建二十余万人大军,还能筹集足够跨越西域的粮草。

  足见这个国家的实力有多强。

  顺便提一句,帖木儿的五世孙率领残部南下印度次大陆,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再说中西亚地区,奥斯曼帝国正在快速崛起。

  而未来将主导世界的欧洲呢,此时比二十一世纪的中东还混乱。

  告诉朱元璋和朱标,这群正在互殴的弹丸小国,未来会开启海权时代?

  他们会信才见鬼了。

  就好像现在有人说,百年后中东将主导世界,估计也没人信吧?

  道理是一样的。

  继续看地图,沿海基本全是落后的小国。

  比较大的国家,靠现在的航海技术想要到达,需要的时间是按照年来计算的。

  怎么搞海权?

  闹呢?

  不是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前瞻性目光,他们能迁都北方,已经是很有前瞻性的表现了。

  实在是海权时代离他们太远。

  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将首都放在北平,太难,难到几乎不可能的地步。

  而且陈景恪也认为,将首都放在洛阳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呢。

  看看前世的国家局势就知道了,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原地区,变成什么样子了。

  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陕西人和河南人,能因为一部动画片里,李白和杜甫的见面地点争吵。

  陈景恪只觉得心酸。

  说白了还是太落魄了。

  要是家里阔,谁还会在乎仨瓜俩枣的?

  正因为落魄,一点点不起眼的东西,都能放在眼里都要去争。

  难道真的是这些地区不行,发展不起来吗?

  只能说,懂的人都懂。

  要是都富了,谁去干脏活累活?

  你纵使有登天的本事,只需要轻飘飘的一条政策,就能将你锁的死死的。

  陈景恪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局面。

  将大明京师放在洛阳,确保中部地区拥有一座政治中心。

  整个中原是一体的,有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就可以辐射大部分地区。

  陈景恪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说道:

  “广通渠挖通,洛阳的经济影响力,就可以借助水运辐射到长安。”

  又画了一条长线道:

  “黄河回归故道,下游的山东河北,处在黄河水运的要道上,也可以被辐射到。”

  朱标不禁再次颔首,这也是他想将京畿放在洛阳的原因之一。

  陈景恪又画了好几条线:

  “还有大运河,事实已经证明,大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的都比别处好。”

  “隋唐运河拐了个弯路过洛阳,辐射的区域更广,使得更多的地方受益。”

  “而蒙元却从未考虑过这些,他们只是为了更方便从南方运粮,就将这个弯捏直了。”

  “虽然缩短了八九百里路程,却也削弱了大运河的经济辐射能力。”

  “在他们眼里,大运河就只有运粮一个功能,别的通通无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蒙元缺少大一统国家的眼界。”

  “我们可以重新开通隋唐运河……”

  “如此一来,洛阳只需要通过水运,西可直达长安,东入大海。”

  “北通北平,南至余杭……”

  看着面前多出许多线条的地图,想象着陈景恪勾勒出的宏伟画面。

  朱标也不禁激动起来,连声道:

  “好好好,好呀,如果你的计划能全部实现,大明将重现汉唐雄风。”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