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商鞅的治国之道_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单说下当时的局势,和变法的前后,在当时,首先变法的其实不是秦国,早在魏国,楚国,在吴起的带动下,他们开始了变法。”

  “秦国之前,真的很弱很弱,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其他诸侯国轮番称霸,秦国也想称霸,但尴尬的是,他们就连函谷关能不能冲破都是个问题,露脸都难,”

  “即便是之前最强的秦穆公时代,也只是向西开拓千里,东边便有强大的晋国,秦国想冲出关中很难很难。”

  “后来,在诸侯国看到吴起变法的强大后,他们纷纷效仿,国力越发的充沛,此刻的秦朝身处边陲之地,也越发渴望强大,尤其是在吴起大败秦朝那一战,可以说让秦朝元气大伤。”

  “这个时候,秦国一位雄图伟略的君主出现了,他便是秦孝公,在当时,秦朝的存在感有多弱?”

  “其他几国开会,都不喊上秦国的,直接排除在外,这让秦孝公感到十分屈辱,十分没有面子。”

  “他发誓要让秦国强大,要恢复到秦穆公的时期,于是渴望人才的他,在全国境内下了一份求贤令!”

  “卫鞅便看到了这求贤令,他选择秦国的原因也很简单,魏国和秦国相邻,偷渡简单,其次,秦国不像他生的卫国那般弱,但也不像魏国这样强,正是变法的好时机!”

  “秦国又和魏国有宿仇,帮秦国,也是报复魏国没有识才之能!”

  “于是他去了。”

  “但他和秦孝公之间的接触,却是足足三次才受到青睐,前面可不算愉快,第一次,卫鞅用三皇五帝所用的帝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表示很无语,对着被卫鞅贿赂的太监说他不行。”

  “第二次,卫鞅用周王室的王道,但秦孝公表示还行,却也不是他所求。”

  他于是说道,“先生常入秦地,就该知道,不管是王道,还是帝道皆不是大秦接下来的路,但先生长于谋划,我想让先生任职太守,议论国事,不知可否?”

  前两次,皆不算欢喜,秦孝公不否认卫鞅的确有才,但他认为,卫鞅不是他心目中的人。

  “不过第三次,卫鞅搬出了霸道,这一刻,他知道,他遇到了知己,他知道了秦孝公的意图,秦孝公要的是国力强大,战士勇猛,这正和他意!”

  “当霸道一出,秦孝公的屁股就不自觉的偏向于卫鞅,腰不酸,腿也不疼了,两人交谈数日,却依旧不感觉到困意!”

  “之后,两人畅谈治国,强国!”

  投影上,一艘小舟游于湖上,船上,卫鞅和秦孝公对坐,卫鞅看着这位野心不小的帝王,心中已经了然,他扭头看向湖水之上。

  其中独属于卫鞅的气质便出现了,那是一股天下之大,但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只要这次说服秦孝公,他便可以在秦国内变法!

  便可以实现他的梦想!

  他清澈的声音传出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