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二章 爪哇之战(二)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陛提出的牺牲陈辉舰队获取海战胜利的方案非常残忍,却是郑军目前最佳的方案。郑军现在对阵红毛夷的最大优势就是人多势众,既然质量上比不过,那就只能比拼人海战术。

  这是最无奈的选择,也更加坚定了郑经必须加紧发展工业的决心。农业再强大都只能解决一个民族的温饱问题,解决不了落后挨打的问题。

  只有发展工业,用工业武装起来,华夏民族才能不受欺辱地屹立于民族之林。郑经非常的清楚郑军对付的这一艘大舰,在西方只属于入门级的二级舰。他们还有更大舰船,船上装备了更多的火炮。

  就这么一艘二级战舰郑军都对付不了,若是红毛夷真的把主力开到东方,郑氏拿什么来抵抗。

  与海上的战斗陷入了困境不同,陆上的战斗进行的非常顺利,周全斌一路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绕到了岸防炮台的背后。

  这座炮台修筑地点选择的非常刁钻,建筑一处突出的高地上,后方被红毛夷人工削成了悬崖峭壁,几乎就垂直的角度。

  从基座底部到炮台顶部建筑顶层,足有三丈多高,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采用打磨标准的大块石头修筑。

  以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除了超大口径的重炮,很难轰的动这样的一座堡垒。

  周全斌在炮台二里地的距离上打量着炮台的防御,暗自咂舌,原本以为安平城的防御就已经是非常坚固了,没想到红毛夷竟然能够修筑出如此强大防御的堡垒。

  好在郑氏有攻城秘密武器,有了这个秘密武器,任何的堡垒都不过是一张纸,顶多算是一张厚一点儿的纸。

  一个棺材轰不塌,那就多加一个棺材,实在不行那就十个棺材一起上,反正炮台后面的防御力量不强,只要用新式火铳压制住炮台上方的射手,剩下的事那就由爆破队来完成了。

  红毛夷的守军在郑军靠近炮台二里地之外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炮台制高点能够看出十里之外的情况,想要偷袭根本没有可能。

  虽然对海射击的长管重炮无法调转炮口对陆攻击,不过陆军的六磅青铜行军炮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火炮。

  要塞守军共计集中了五十门六磅炮瞄准了郑军到来的方向,六磅炮的有效射程一千码,差不多就是二里地的距离。

  这也是郑军停在二里之外的原因之一,郑军与红毛夷有过多次交手,对红毛夷的装备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陆军炮方面郑军的水平并不比红毛夷,经过郑经的指点,郑军的后装佛郎机炮都是经过耐心的打磨,使用铁模铸炮保证了口径的一致性。

  同时子铳也用简易的车床进行了切削,保证了子铳与火炮之间的气密性。这就让原本射程近的感人的佛郎机炮,在郑军的手里换发了新生。

  郑军陆军装备的千斤佛郎机炮的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