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行政划分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经当然不会告诉百姓这粉末是鸟粪,这些鸟粪能够为郑氏带来丰厚的收入,能够使粮食产量增加的东西,老百姓是非常愿意花钱的。

  这些东西会成为郑氏的秘密武器,保证郑氏的粮食产量,让郑氏用承天府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百姓军民。

  经过大半年的土地开垦、种植,在第一季水稻收获之后,郑经下令开始为所有百姓分地,这一次的分地不涉及所有的官员、军队,所有的土地只分给种地的百姓。

  所有的官员、军队全部依靠俸禄生活。在打回大陆的一致目标下,所有的文武官员展现了空前一致的团结。

  无论捕鱼解决了郑氏的吃饭问题,还是思明大捷振奋了人心,以及承天府粮食大丰收,都证明了郑经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人心最是复杂,在失去希望的时候,即使最坚定的信仰者,都是产生动摇,在充满希望的时候,就算是摇摆者也会无比的意志坚定。

  在郑氏上下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很快便将已经开垦的土地分了下去。所有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按照人头,每个人分地五亩,这五亩土地暂时还是属于延平王府的官地,百姓耕种五年之后,才会拿到官府颁发的地契。

  五亩土地要按照官府的规定进行种植,一亩种植桑树,一亩种植棉花,两亩种植水稻。剩下的一亩百姓才可以自由种植。

  根据所种植的作物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课税,桑棉根据产值课税五成,水稻课税二成,剩余的一亩地算作杂粮,同样课税二成。

  除了这些赋税之外,所有的十六岁以上的百姓无论男女每年都要服十五天的徭役。这些徭役基本都是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所有男丁在官府需要服兵役的时候,都必须无条件的服兵役。

  延平王府将这个税赋的诏令公布出去之后,试探百姓的反应。这个额度的赋税老百姓都欣然接受,相比于在大陆上自己没有土地,耕种地主的土地,不但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而且还要缴纳地主的地租。

  一年到头扣除交给地主与官府的连三成都落不下,如今这样的赋税,水稻直接就能落下八成,光是这一项,就让老百姓没有了任何的怨言。

  要知道他们可是亲眼看到了承天府一亩水稻的产量,那可是足足的四石啊,扣除赋税、种子,一亩地至少还能落下三石,两季下来那就是六石。

  一个人一年使劲儿吃也吃不完六石粮啊!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其实最让百姓犯愁是这么多地他们能否种的过来。

  就按一家五口计算,五口人就能分到二十五亩土地,这么多土地若只有一个壮劳力的话,想要耕种完成,还是要受不少苦的。

  不过老百姓们觉得这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那是坚决的不能吐出去的。受点儿累,最难的日子也就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