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五章 北印度洋海战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里左右的距离换算成航海习惯使用的海里也就五六海里,这么点儿距离两军对向行驶,很快前锋的小型战舰便短兵相接。

  双方使用的小型战舰都是排水量百吨左右的小船,只有船头与船尾装载火炮。约翰牛的小型帆船的船头和船尾各装备两门九磅炮,而华夏海军的小型帆船的船艏与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十二磅炮。

  华夏海军的小型帆船的长宽比更大,身材更显修长,结合了东西方的造船优点,使得这款小型帆船的灵活性、适航性、更加的合理,操作也更加的简单,前方如刀刃般的船艏使得船只的阻力更小,速度更快。

  华夏海军开发的这款船只是为了给即将定型的铁肋龙骨蒸汽船做试验,随着蒸汽机的研发成功,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郑经就提出了将蒸汽机搬上军舰的想法。

  两国的船只几乎在相距不到二里的距离上同一时间开火,这个距离上想要在摇晃的小船上开炮击中敌船,全凭昊天上帝的保佑。

  不然炮弹能够落到哪里,只能听天由命,这个时候开炮,除了吓唬人之外,还有一个效果就是打击敌人的士气,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这个时候船只的灵活性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颠簸的大海上,谁能先将火炮瞄准对方,谁就占据了先机,很明显华夏海军的小船机动性更好,更快的转弯,更快的瞄准。

  在小型帆船的指挥官的命令下,所有小船的第二发炮弹全部换成了烧的炙热的燃烧弹。这是这个时代海战的惯用手段,不仅华夏海军如此,约翰牛海军亦是如此。

  这个时候,先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双方的距离接近到一里之内的时候,华夏海军的第二发炮弹率先打出,虽然大半炮弹打空,还是有七八发炮弹砸在了船帆上。

  棉布制作的船帆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这些着火的小船一下子便失去了大半动力,约翰牛海军损管人员抓紧时间对船帆进行更换抢修,然而已经失了先机的船只,却无法参与这近在咫尺的海战。

  约翰牛的小船队也打出了第二轮炮弹,不过机动性更好的华夏小船队,很轻松地通过机动航行躲过了这一轮的攻击。

  这个时候双方后方的大舰队赶了上来,双方的指挥官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用旗语将自家的小型舰队撤离。因为双方都做好了反火攻准备,再用火攻的办法对付敌人就显得十分的愚蠢。

  既然无法进行火攻,那就只能用约翰牛根据海盗作战的方法总结出来的火炮远程攒射,正是约翰牛与斗牛国的无敌舰队那次大决战,让西夷各国看到了火炮对于海军的重要性。

  接舷战从此渐渐地退出了海军的作战序列,原本海军中有一个职业叫做跳荡手,这个职业可以说是海军中最高危的职业。

  如今这个职业已经在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