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合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匮云。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百合病吐之后者。

  百合鸡子汤主之。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牡蛎散主之。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所谓百脉一宗。言周身之血。尽归于心主也。心主血脉。又主火。若火淫则热蓄不散。流于血脉。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人身气阳而血阴。若气盛则热。气衰则寒。今病在血。不干于气。所以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皆阳火烁阴。无可奈何之状也。又上热则为口苦。下热则为便赤。亦阳火烁阴之患也。药虽治病。然必藉胃气以行之。若毒血在脾胃。经脉闭塞。药虽入而胃弱不能行。故得药转剧而吐利也。病不在皮肉筋骨。则身形如和。惟热在血。故脉微数也。脉数血热。则心火上炎。不下交于肾。而膀胱之经亦不得引精于上。上虚则溺时淅然头眩。甚则为头痛。以此微甚。可卜其愈日之远近也。其治法咸用百合为君。以安心补神。能去血中之热。利大小便。导涤瘀积。然必鲜者。始克有济。若汗之而失者。佐知母以调其上焦之津液。下之而失者。佐滑石、代赭以理其下焦之痹结。吐之而失者。佐鸡子黄以补其中焦之荣血。若不经吐下发汗。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积自行。故大便出如黑漆矣。其一月不解。百脉壅塞。津液不化而成渴者。故用百合洗之。则一身之脉皆得通畅。而津液行。渴自止。勿食盐豉者。以味咸而凝血也。若洗后渴不瘥。是中无津液。则以栝蒌、牡蛎主之。若变发热。乃脉郁而成热。佐滑石以通利之。百合病皆持两端。不表不里。为其热行血脉之中。非如伤寒可行汗下等法。所以每多误治之失。往往有绵延经岁不已者。愈期不复可拘也。至于误行汗下。变证救治。大略不逾上法。但当随所禀虚实偏胜而调之。切勿误认下元虚弱而用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