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成都来使,称帝之议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慈、偏心,不该用在处理汉蛮关系上。

  刘禅坚定地认为,应当运用南蛮俘虏修缮道路。

  官府给他们提供了吃食,他们必须服劳役,让粮草的消耗获得价值。

  刘禅不需要南蛮的感激,将作乱的人再次放回去,绝对不符合他的价值标准。

  必须让南蛮付出一定的代价,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错的。

  汉军仁慈留他们一命,不是让他们放肆的。

  如果降低了他们的造反的成本,让他们错误地以为,就算造反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这是为政者最大的错误!

  为了地方安定,官府做出的每一次妥协,都是滋长他们的野心。

  无论西羌、南蛮,亦或者汉人,刘禅都坚定地认为,一视同仁。

  这是身为统治者的气魄、胸襟,以及公平公正。

  无论是屠戮南蛮,彰显汉威。亦或者重南蛮轻汉民,都是错误的。

  以后大汉的领地会非常广袤,各种部族的关系相当复杂。

  刘禅必须未雨绸缪,将规定确定下来。

  “阿斗说的对,亮受教了。”诸葛亮略一拱手,态度真挚。

  于是,修缮道路的劳役,以南中叛乱的大姓子弟、南蛮为主。

  浩浩荡荡的工程,在南中地区展开。

  汉中国想要真正地统治南中,就必须加强两地的联系。

  道路的重要性,在此体现。

  这项工程,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因此,汉军将驻扎在益州郡,与遥远的乌戈国对峙。

  深入不毛,与南蛮作战,不符合汉军的利益。危险系数会大幅度地提升,不如等南蛮前来攻城、复仇。

  如果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下去。那么汉军也可以等待补给路线修缮完毕,再出兵征讨。

  曹丕正稳定政局,短时间内不可能南侵。江东孙权府库凋敝,都能够跑老鼠了,没有一两年难以恢复元气。

  这就是汉军与南蛮僵持的底气。

  益州郡气候舒适,冬季并没有寒冷的迹象,汉军不需要增添过冬的物资,能够极大地节省府库。

  起初修路的南蛮怨声载道,军中有人担心会引起兵变。

  刘禅告诫每一位将军,道:

  “就这点劳役都承受不住,嚷嚷着造反,放他们回去岂不是继续为祸?”

  “诸位,大汉的仁慈不是这样施舍的。唯有服从大汉、响应大汉征调的南蛮,才值得我们去尊敬。”

  “我们可以优待任何族群,但有一点作为前提,他们诚心待大汉!”

  沙摩柯对此感悟颇深,他率领族群为汉室征战,刘禅从未亏待过他们。

  五溪蛮的待遇,甚至远超普通的部队,只是比白袍军稍差一点。

  “公子说的不错,南蛮劳役若敢作乱,我沙摩柯立即平定他们,将他们头颅做成京观,绝不心慈手软。”

  在刘禅的威势下,所有“仁慈”都收敛起来。

  南蛮被迫在工地上劳役,修缮道路。

  刘禅给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