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诱敌深入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季降临。

  南中地区依旧操持着温暖的天气,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种天气,正适合军卒作战。

  “报。”

  “王上急信。”

  信使递上了文书,诸葛亮恭敬地接过,打开一看。

  原来,刘备听说了江东任命刘阐为益州刺史,似乎有意参战的意思,遂来书叮嘱诸葛亮,无论如何都不能伤了刘阐。

  “唉,王上多虑了。”诸葛亮叹息道。

  刘禅接过文书一看,也明白了刘备的心思。

  他夺取同宗刘璋的领地,的确是有些不厚道,耿耿于怀,希望能够给刘璋一脉善终。

  一切为了汉室。

  和珅贪污腐败,都被人视为处事哲学。

  李鸿章卖国求安,被人理解为事出无奈。

  曹操屠城杀人,那是真性情。

  刘备的性格品质、道德修养,却被人冠以“虚伪”的标签。

  刘禅总觉得难以理解。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的耐心,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仁心,携民渡江而不忍抛弃的慈心,匡扶汉室不折不挠的决心。

  千年的历史,都足以证明!

  越是知识浅薄的人,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只盲信自己的认知,而听不进去对立的观点。

  刘备在信中还强调了一点,对付南蛮要以安抚为主,不要增加无谓的杀戮。

  诸葛亮秉持着这一信念,并没有针对南蛮展开杀戮行动。

  反倒是孟获,不知天高地厚,向汉军挑衅。

  他以蛮王的名义,寻求决战。

  南蛮号称二十万大军,是汉军的两倍之多,实际上也就十几万人,战斗力比雍闿部要强。

  刘备入蜀后,主要重用原来的亲信,以及荆州士族、刘璋旧部。

  而对蜀地、南中的豪强多疏远、防范,只是维持了一定的平衡。

  起初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南中的大姓、南蛮也只是安稳地过日子。

  直到刘备北伐汉中,第一个矛盾点爆发。

  要凑足北伐的物资,必须加征赋税,巴蜀之地是征收的主要对象,南中反而是其次。

  但利益的触动,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

  矛盾在积聚!

  所幸刘备北伐成功,获得了胜利,领地、势力都不断地扩大,震慑了南中蠢蠢欲动的豪强。

  天子驾崩后,在刘禅的策划下,南中豪强高定、朱褒、雍闿顺势谋逆。

  殊不知他们完全落入刘禅的圈套,被汉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定。

  现在只剩下孟获率领的南蛮,他为了聚集各路洞主,耗费了一定的时间。

  他刚起兵,南中豪强的势力已经被扑灭了。

  然而。

  南蛮的实力远胜地方豪强,诸葛亮和刘禅都必须谨慎应对。

  孟获想决战,他们偏不,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南蛮气急败坏,以三洞元帅为先锋,攻向滇池,要一举歼灭汉军。

  益州郡风雨欲来,百姓惶恐不安。

  他们与南蛮共存几百年了,明争暗斗不断,各种械斗不停。

  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