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快速突击_华夏海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部队突破防线后的行动,并结合实战演习的经验,他发现装甲部队在冲破对方第一道防线后和后续部队来巩固阵地之间有一个空隙,坦克部队一方面需要扩大战果重整队形,而后续的部队又还没有部署到位,属于那种作战部队已经处于疲惫,后续部队还未到位的情况,这时候是进攻方最为虚弱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自己的装甲部队能在突然出击的话,那么很容易将处于疲敝状态的对手重创,甚至发动短促突击攻击后续的步兵都可以。因为按照奥匈帝国和一般德国步兵师的标准,步兵单位的反装甲武器都是比较少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牵引式火炮,在运动状态下战斗力极差。

  这个想法好倒是好,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装甲部队在对方重整的时候适时杀入战场?尤其是在对方还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要知道,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足够有5到8千米,即使装甲部队从对方进入休整开始就从第二条防线感到突破点,那么实际行进的距离也要大于8千米。毕竟你不可能走直线,在越野情况下,等到你的部队赶到战场的时候,对方可能已经收拢整备完了。

  到时候等待着反击部队的就是战防炮和坦克的联合打击了。为了缩短攻击距离,施拉格在部署防御的时候取巧了一把,在原本应该空无一物的防线间隔区隐藏了一定数量的坦克和突击炮。好在因为地形所限,可以适合装甲部队展开的地方并不大,再加上是环形防御线而不是较长的线性防御,所以一个伏击点的战车可以兼顾数个防御地段。

  和德国坦克比较平衡的性能相比,奥匈帝国更喜欢坦克歼击车,而且在火力这方面他们做的比德国同行更好,在这次交战中他们拿出了一张雪藏已久的王牌,那就是装备了88mml56火炮的胡蜂坦克歼击车和使用75mml48的三号坦克歼击车,后者是德国原装产品,而前者则是奥匈帝国自己弄得,不过因为这款火炮太大了,所以胡蜂式坦克歼击车和历史上的德国犀牛式坦克歼击车十分相似,都是那种敞篷的,强攻弱防战车。虽然战车正面和炮盾防御足够,但是没有顶盖的问题还是让这辆战车的实际防护性能没有纸面上那么强。

  “所有欧洲人工事修的都很好,他们的坦克隐蔽掩体不仅把战车藏得很好,同时周围还有一些可供步兵隐藏的隐蔽所,这些隐蔽所和坦克掩体直接由交通壕相连,并且有充足的物资和弹药储备。几乎可以看成一条完善的防线了,只不过这条防线不是用于防御,而是作为攻击出发阵地的。”战后通过对奥匈帝*队的防线考察,华夏军方对奥地利人的防御工事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而施拉格别出心裁的部署在这次战斗中也确实给华夏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平心而论,在缺乏远程火力和空军的情况下,奥地利人打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实战中奥匈防御部队的误判给同盟国指挥部造成的影响更大!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大胆100、龙虎987654321、njluyujiang、大胖书虫、空晨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