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记者和收费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个以前备战备荒时建的物资仓库,外形质朴,墙壁厚实,内部空间非常大,有一千多平米,但窗户却不多,只有四个,显得有些昏暗,和《连线》杂志的那个仓库截然相反。

  杜秋租下这个仓库之后,只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大扫除,把里里外外彻底的清扫了一遍,第二件事是以吊顶的形式安置了几排日光灯,第三件事是买了一些高档办公桌椅和设备,很随意的摆成四个区域,当作各个工作组的办公室。

  这么安排很简陋,但杜秋是有意为之,他给了秦牧和小吴18个招聘名额,自己会在云城本地招几个应届毕业生,现在公司草创,既没有人力资源部,也没有员工培训部,这么多新人进来,素质有高有低,能力有强有弱,把一切都摆在台面上,打破了敷衍和遮掩的空间,可以迅速淘汰性格或者能力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同时也可以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形式培训员工,以最快的速度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技术水平。

  当杜秋走进仓库的时候,徐永睿正坐在办公软件开发区的一台电脑前,一边看代码一边和袁天钢闲聊,他是今天早上坐飞机过来的,与之同来的还有一个漂亮妹子,据说是临时勾搭来云城旅游的,住几天就走。

  袁天钢并不是杜秋招的,而是陈大猷招的,他前阵子想利用国内低廉的人工成本,从雅虎以及其他热门网站上搜集网址,做成主页捆绑到iview上,本来打算让陈大为去做,但陈大为嫌弃太繁琐,又没有技术含量,转手交给了袁天钢,这家伙不仅干劲十足,而且很会投机取巧,很合陈大猷的脾性,于是就把他给招募了进来,专门负责打杂,做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事情。

  “杜总。”

  “大袁,做你自己的事,不用招呼我。”

  杜秋制止了袁天钢毫无必要的客套欢迎,径直走到右侧最里边的一台电脑前,开机之后打开电子邮件收发软件,准备发几封电子邮件,姜丹枫则在旁边打了一份通知,复印了几份之后就离开了。

  理论和实际一旦联系起来,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威力,当3月底杜秋去美国的时候,1月份发表的那四篇开源软件文章仍旧只在程序员小圈子里流传,但iview浏览器发布之后,“open-source”这个新造的英文名词迅速升温,在业内主流媒体的报道中频频出现,大幅推高了杜秋的知名度。

  名气大了,朋友也就多了,杜秋的电子邮件列表中已经有上百个好友了,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顶级程序员和计算机专家,朋友多了办事也就方便了,他根本不用让陈大猷去联系版权,自己写了一封想要翻译《c程序语言设计》的邮件,群发给了几个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贝尔实验室工作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