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评价和规划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佩服又是好奇,问道:“何工,你怎么弄到这些硬件相关资料的?”

  何力行人如其名,讷于言而敏于行,很简略的回答道:“我有个大学同学在ati工作。”

  “难怪了。”

  接下来是秦牧和小吴,一个勉强完成了作品,但功能非常简陋,还有很多bug,根本不能投入实际使用,另一个则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连基本的雏形都还没搞定,不过杜秋对两人的评价同样很高,因为他们做的是极具创新性和商业价值的东西,本来就不可能由一个人在两个月之内搞定,能做成这样,已经非常出色了。

  李建国的工作则没什么好评价的,因为拼音输入的改进和完善不仅涉及计算机科学,还涉及语言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没有互联网大数据支持之前,只能用水磨工夫慢慢折腾。

  至于徐永睿,他是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专门发现和修复bug,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不需要去干独立自主的开创性工作,因此这两个月只拿一些开源软件做优化,不瞎折腾,而那些软件经过他的修改之后,不管是稳定性还是易用性都提高了不少,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专才。

  中午杜秋请六个员工大吃了一顿,培养了一下感情,吃完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他让姜丹枫买了一块白板和两支不同颜色的水笔回来,挂在墙上,开始布置真正的工作内容。

  “之前我已经说过了,打算以为原型,打造一款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杜秋先在白板中间写下了bsd三个字母,然后在左侧和右侧各画了一个圈,说道:“操作系统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做服务器市场,另一个是向做pc市场。”

  他放下黑色的水笔,拿起红色的水笔,在写着pc两个字母的圆圈里画了一条线,说道:“bsd在pc市场上起步太晚,在易用性上远不如windows,而且缺乏软硬件厂商的支持,暂时没法和微软竞争,所以我们把它列为长期战略目标,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990年微软发布,短短两年里卖出去了1000万套,从那时起就奠定了pc操作系统领域里的霸主地位,而且随着8月份的临近,关于windows95的各种新闻铺天盖地,甚至正式版还没有发行,那些拿到了预览版的业内媒体已经众口一词,把它称之为革命性的产品了,声势极为煊赫。

  一款操作系统能不能成功,除了本身质量之外,还需要有繁荣的生态环境支持,微软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硬件方面有intel、ati、hp等巨头支持,软件方面除了自家的visual-studio和office之外,还有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公司为其开发应用软件以及电子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