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讨论和发布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养老人和闲人的地方,科研项目比较少,地方又偏僻,平时没什么事干,自从去年能上网了之后,我就捡起了老本行,时不时的写点小程序发到互联网上去,自娱自乐。”

  “我平时喜欢折腾各种稀奇古怪的软件,所以经常逛gnu和linux的新闻组,书房那台电脑里装的应用软件差不多都用的是gpl许可证……其实我不太喜欢gpl,总觉着它的传染性太强,一沾上就甩不掉了,bsd许可证又太宽松,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性,本来我打算自己搞一个许可证的,但是搞了很久都搞不好,刚才看了你的文章,才知道软件许可证涉及到版权、专利、商业、兼容性等多种因素,不是那么容易搞的……你提出来的那个cddl许可证很不错,约束性不强不弱,刚刚好,你自己想出来的?”

  “我自己琢磨了一部分,另外还请教过几个律师。”

  “难怪了,我看用词很严谨,不像普通人手笔。”

  在1995年的时候,世界上公开源代码的自由软件主要采用两种许可证,一个是gpl为代表的强copyleft型许可证,凡是采用了这种许可证的软件,使用者如果修改、借用或者引用了代码之后再发布的时候,也必须以gpl许可证的方式公开源代码;另一种是以bsd为代表的宽容型许可证,采用了这种许可证的软件只保留著作权和名誉权,其余任由使用者处理,修改、借用或者直接使用都行,再发布的时候也可以不公开源代码。如果用个类比的话,gpl像感冒病毒,见一个传染一个,bsd像自来水,洗澡、浇花、泡茶,甚至直接转卖都行,自来水公司不管。

  当1998年开源软件概念得到业内认同之后,很快出现了上百种各式各样的开源授权许可证,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mozilla基金会发布的mpl许可证,它被认为是一种弱copyleft许可证,兼顾了版权和商业之间的利益,平衡了开源和私有之间的矛盾,因此受到了很多公司的青睐,sun、ibm、yahoo等业内巨头都在mpl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许可证。

  陈大猷所说的cddl许可证就是sun在2004年搞出来的,中文全称叫做“通用开发与发布许可证”,属于mpl的优化版,本质上和mpl许可证并无不同,只是用词更加细致和严谨,提升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因为mozilla是网景公司搞出来的专有名词,杜秋为了避嫌,没法使用mpl这个缩写,所以就把名字很高大上的cddl拿出来凑数。

  两人正在这边讨论软件许可证,那边陈大为也看完了7-zip的源代码,走过来说道:“秋哥,和你写的代码一比,我写的全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