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欲擒故纵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人毕业论文没写完,经过两次筛选过后,张栋梁就稀里糊涂的被选中了,他的计算机水平很一般,但因为父母都在涉外单位工作,英语很好。

  美国当地时间6月8日下午,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再经过转机的折腾,杜秋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西雅图。

  在机场接机的不是微软的员工,而是徐永睿,他是前几天和陈大猷一起来美国的,因为一直对制定html标准没什么兴趣的网景忽然热衷起了这项工作,邀请骁龙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协商如何规范html语言,杜秋当时在京城忙着招兵买马,于是就把他派过来了。

  “这几天谈的情况怎么样?”

  “毫无进展,天天扯皮,堪称互联网版本的三国演义。”徐永睿雇了一辆有司机的8座mpv,载着一行人去微软总部附近的酒店,在路上说道:“网景的意思是抛开微软,我们两家单独搞html语言标准,微软不同意,一定要参与,但是他们目前没有浏览器,所以把ietf工作组搞的那个草案拿了出来,联合其他几个小浏览器公司,表态要搞开放式的统一标准,这几天吵来吵去的,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标准本身根本没人提。”

  ietf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简称,是一个负责开发和推动互联网标准发展的组织,号称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更加高效、虚心和开放,然而事实上它比这两个以官僚作风著称的组织更加低效,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html语言,1993年ietf才公布了第一个标准草案,这个草案非常粗糙,并不能成为标准,也不被业界接受,因此之后一连发布了好几个意见征求稿来修补,从1993年拖到1995年,目前还在修补中。

  html连基本的标准都还没成型,ietf在1994年又搞了一个竞争性的html+出来,html+同样不受待见,于是他们把两者结合,打算跳过,在1995年4月份搞了个草案出来,这个草案是个大杂烩,发布之后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存在感。

  在原本的时空中,网景和微软根本不在乎什么标准,各自搞了一堆自家浏览器才支持的功能,互相竞争,割裂了互联网体验,所以当时很多网站的首页上最醒目的不是广告,而是“用scape可获得最好效果”和“用ie可获得最好效果”之类的提示语,直到1998年微软战胜网景,ie统治了浏览器市场之后,w3c组织制定的才渐渐成为互联网通行的标准。

  没想到微软这个腰缠万贯的大土豪,居然学市井小民玩撒泼,把拿出来当幌子……

  “你对此怎么看?”

  “网景并不是真心想和我们一起制定html语言标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