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8章 高家不衰_大宋工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了一县之长,高峰自然要把高家作坊的大坊主之位让出,于是高有才作了大坊主。笔?趣?阁wWw。biquge。info

  为了弥补高有才的不足,高峰让胡妞任了总管事,这个总管事权利很大,相当于后世的总经理,一些决策方面的她都有权利做出。

  当然,高家作坊的真正决策者还是他,只是他到了幕后。

  一年中,高家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借着发展之策大发横财。

  与赵念的合作让他赚了五十多万,加上零售和批发,纯利润已达百万之巨,这还是原有的几项商品。

  塑料的出现,结合沼气池的推广利用,又多了二三十万贯的收入,这还不算劣质玻璃、水泥和工程建设的收入。

  另外,还有一些合作项目:蜡烛、鞭炮、反季节作物、酒楼、香水和果酒等等,都有不菲的收入。

  整个算下来,高家作坊年收入近两百万贯。

  两百万贯,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全县的财政收入,所以高家才敢大手笔的拿出三十万贯来支持县府的发展。

  有了钱,高峰自然不会手紧,除了给工人增加收入外,还重点做了几件事。

  一是芒砀山再次加大投入,直至把它建设得如铁筒一般。这是他的后方基地,也是他的秘密集中地,必须做得可靠。

  二是全力支持教育学社。学社已搬到新校区,学生也招收了三百名,为此,学社向社会大力招聘各类人才,以充实教学力量。学社的那些组也全部组建成型,各类演艺活动面向开展起来,就是各类作品也层出不穷,俨然一种文化大繁荣的景象。

  学校办学的方针十分明确,就是注重实用性,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工、商、农、医、艺等人才较多,因而这里面的学生一经毕业,将能在各行业中工作。

  唯一可惜的是学社学生不参与科举,对于那些想参加科举的,学校也只能劝退,令他们改投别的学习场所。

  无论怎么说,教育学社已成为高家作坊的一个后方基地,其培养的人才,只要愿意,都可以与高家签定工作协议,这样,无形中对他们又是一种鼓励。

  高家作坊已成为一个香馍馍,也是县城的第一大势力家族,谁都知道里面的员工待遇高、福利好,想进去谋个差根本就不可能。

  实际上,高家作坊还真是缺人,生意越做越大,没有人手肯定是不行的,可是他们还是本着宁缺勿烂的方针选人。

  品性不行的肯定不要,能力不行的也不要,就是二者皆可以,也要进行比较,优中选优,最好的人才才能进入作坊。

  对于那些教育学社的学子,只要品学兼优,高家作坊还是开了方便之门。这些人都是按高峰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他们更合高峰的心意,将来作坊有没有活力,也全在他们身上,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