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在佛教中的寓意_人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以月比喻佛性的诗歌。如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沈。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在寒山看来,月亮圆满皎洁,正象征这众生佛性的圆满无缺。正因为两者有共同所指,因而,诗歌中把月亮比喻为自心佛性的本体。

  宋代禅僧无门慧开禅师在《春有百花秋有月》一诗中也提及自然界中月指明亮皎洁。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代禅僧云盖智本也以月作诗云: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宋代高僧枯木法成也作有以月为内容的诗歌: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

  宋代诗僧慈受怀深禅师,在诗歌中将月亮比喻为之月。其诗云: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在佛经中,还有以月命名的菩萨,在《》中有一位以月命名的月光遍照菩萨,简称为月光菩萨。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又作月净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同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药师如来,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载,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宝藏。依《药师布坛法》所载,月光菩萨身呈白色,手持月轮,坐鹅座上。《觉禅钞》曾引《药师经疏》卷一说,过去世电光如来时,有一梵士医王,养育日照、月照二子,愿利乐众生,二子亦发愿。梵士医王即今之药师如来,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萨。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的也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修在持诵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在禅宗语录中有两部书是以月为名的,这两部书分别为《指月录》和《续指月录》。这两部书中的月即为标月之指中的月,意指禅宗学徒通过读诵两部指月录,可以通过经典的指示,见到自性佛(月)。《指月录》分为上下两册,全称《水月斋指月录》,共三十二卷,明万历年间瞿汝稷编撰。全书记述禅宗世次,上始过去七佛、西天祖师、东土祖师,下至宋大慧宗杲止,共记录了禅宗传承法系650人之言行事略,机缘语句。全书除了具有一般禅宗灯录的特色外,还附载了许多禅宗名宿的拈颂评唱以及作者的辨析论议,收录1700余则。

  《续指月录》共二十卷。清代聂先撰述,明代瞿汝稷《指月录》所记从七佛至六祖下第十六世止,本书则接续瞿汝稷的《指月录》,自十七世(南宋)记至三十八世(清初),前后约五百年。该书卷首有《瞿录补遗》一篇,系补记瞿书遗漏的六祖下第十六世人物机语。最后一卷为《尊宿集》,专记南宋以下师承关系未祥的高僧大德。

  月在佛教中有多重涵义,;我们通过对关于月的经典,语录的通读,不仅能够明了经文的要义,而且还能够更加深入领会月所代表的深刻佛教内涵,从而更加方便我们对经文的理解。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