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 狸力_横亘古今中外第一奇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行人等来到陈塘关五爷住所,然后便是这讨价还价的时候了。

  孙文正想了想,自己一个月俸禄也得有个四十两左右(折合现在购买力九千元左右),抓这个野猪王也花费了两个来月的功夫,这一路的折腾,各种成本,也得有个四五百两银子了。

  当然,他可能并没有花出去多少钱,毕竟他身上归根结底也没钱。不过没钱归没钱,他得按着正常行情去算。

  虽然抓到这个野猪王也属于意外,并非是本人有这么大的能耐,但别管咋的,抓到了就是抓到了,翻一倍不过分吧?

  孙文正一咬牙一狠心,开了个他觉得比较高的价格:“一千两!”

  五爷一听一千两,直接一愣。他本来以为这东西就算是外行,不也得要个万八千两的?

  算了,一千就一千,毕竟谁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便宜点总比贵点好。但转念一想,自己一千两就买来这么个神兽,有点太亏心了吧?

  那位您可能要问了,这不是个野猪王吗,怎么就神兽了?

  其实这还真是个神兽,只不过孙文正没认出来而已。

  “也别一千了,看你这么难,我给两千!”

  说着,五爷从一个抽屉里翻出来两张一千两的银票。

  “你看啊,一千两一张的,两张,验一下。”

  孙文正拿起银票来,开始了仔细地检验。

  说起银票,这东西也算是历史悠久了。毕竟真金白银如果多了并不方便携带,总要有一些方便携带方便大宗交易的东西,银票由此而生。

  最初时,一些大银庄会发行一些银票,用银庄名义进行担保,可以在自己店里兑换。但问题在于,银庄这东西并不是全国连锁的,所以想兑换必须要去发行的那家才行。

  多年之后,很多银庄也有分店了,不同的一些大银庄之间也达成了一定的协议,可以互相兑换。

  到如今,银票这东西已然发展得非常成熟,国内很多大银庄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名为“大楚王朝银庄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联合发行通用的银票,在各大银庄都可以进行兑换。

  哪怕是到番邦外国,一些外国有合作的大银庄——或者用他们的说法叫“银行”,也都可以进行兑换,成为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白银的硬通货。

  当然了,毕竟银票造价低,这玩意造价在早年间是要比做假银子更方便的,所以一直以来在江湖上都流传着假银票。虽然说多年来银票的制作技术一直都在发展,但造假的技术也都在发展,所以收到银票之后,一般都会做一个基础的鉴定。

  早年间的银票很简单,只是在特定规格的纸上用特定字体写下相关信息,然后盖上银监会的章子。但后来假银票越来越多,银监会不得不提高工艺难度。

  到现在,从纸到油墨,到印刷工艺,很多地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