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章 剑拔弩张 第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必须要征调黄巾军,但强行征调黄巾军也许会引发并州危乱,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黄巾军自己要求出战。

  徐荣微微笑道:“大人是不是中意张燕张大人?”

  李弘深施一礼,笑道:“有子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

  《吕氏春秋》说,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与卢龙塞,飞狐塞并称北疆咽喉。

  自秦汉以来,为抵御匈奴入侵,自西凉的武威、北地开始,到并州的上郡,西河,雁门,再到幽州的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止,共修建了一条长达万里的长城,而自黄河到句注这一段八百里长城,自前朝赵国时就已经修建完毕。这段长城将夏屋山,句注山,累头山,草垛山,黄河联成了一个坚实的防御体系,而句注要塞就座落于其中地势最长最险的句注陉,雁门关就是句注要塞的关城。雁门关虎踞龙盘,雄伟壮观,那里两峰对峙,中有孔道,只可容大雁从中飞行,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大路,盘旋幽曲穿关而过,地势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之重地。

  本月初,李弘到达雁门关。平北中郎将鲜于辅,匈奴左贤王呼楼兰,并州刺史张懿,雁门郡太守郭蕴和其他各部将领出关十里相迎。

  左贤王呼楼兰四十多岁,身高体阔,嗓音洪亮,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双咄咄逼人的眼睛。这次随汉军出征的都是匈奴左部落和其他一些小族骑兵,右部落和屠各族以各种理拒绝出兵。大单于羌渠担心匈奴的局势,但同时又不敢违抗大汉皇帝的圣旨,所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左贤王领军出征。大单于为了出征兵力问题,多次和鲜于辅协商,但鲜于辅执意要其遵从圣旨,出一万兵。鲜于辅说,现在匈奴各部虽然心怀异志者有不少,但我大汉国有两万铁骑在度辽水帮助大单于镇守王廷,大单于还担心什么?

  雁门郡太守郭蕴祖上郭全曾做过大司农,郭家在太原是名门望族。郭蕴本人文武双全,学识不凡,在北疆赫赫有名,虽然已年届五十,但依旧可开三石弓,闲暇还开堂授学,门下弟子众多。此人在雁门任职多年,为官清廉,政绩彪炳,口碑极佳。

  李弘经鲜于辅、张懿介绍,和左贤王呼楼兰,太守郭蕴寒暄了一番,随即又和各部将领一一打了招呼。

  “这是军司马张震张正滔,假司马吴雄吴雨辰。”鲜于辅指着两个年轻健壮的武将说道,“这次随军出征的并州三千郡国兵就由他二人统领。”

  李弘很高兴,亲切地问了几句之后,转脸对郭蕴说道:“谢谢郭大人给我两员悍将。”

  郭蕴笑道:“大人的征调令一下,我和张大人就没一天安静日子,各部将领纷纷吵着要跟你出征北上,都要建功立业,我们做上官的很为难,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