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天下农人是一家_良田喜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看升到正中的时候,被大雪严严实实覆盖的山路上行来许多人影儿,远远看去就向白色锦缎上绣着的黑线又细又长。慢慢的,那黑线变得越来越明显,孩子们也终于看清了流民们的模样。

  他们张着小嘴儿互相看了看,也不知道哪个当先喊了一声,然后扭过头一窝蜂似的都跑回了家去了。各家爹妈还以为孩子受了欺负,待得问明白孩子们缩在身后不肯再出去的原因就纷纷快步赶去了村口。

  年老之人当时就叹着气念起了佛,年轻的后生和闺女们吓都青了脸色,有心软的已经抹起了眼泪。大伙儿都是靠天吃饭的老百姓,今日是眼前这些人遭了难,可怜至极。但谁能保证自家就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时候呢?将心比心,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不图什么回报,只盼着将来万一自家真有那日也会遇到好心人搭救。

  众人这般想着,有那做得了主的老爷子就冲着走在前面的董蓉等人说道,“我那院子空出两间厢房,找两家人口少的跟我走。柱子媳妇儿也不要送粮食来了,天下土里刨食儿的都是一家人,哪有住几日房子还收钱的道理。”

  “就是啊,我家空出三间,也能住七八个人。”

  “我家一间,也不要房钱啊。”众人情绪高涨,七嘴八舌一会儿工夫就报出几十间空房。

  董蓉待得吵闹声低了下去,这才深深弯腰行了一礼,高声道谢,“谢诸位叔伯婶子们高义,愿意借出空房给这些遭难的乡亲居住。但这些乡亲是为果园做工,叔伯婶子们让出房子替我分忧,我已是感激不尽,粮食却是一定要收的。若是叔伯婶子们还想再帮帮我,那就请平日多照料一下这些乡亲,可好?”

  村里各家交了粮税之后都没剩下多少口粮,刚才脑子一热喊的高声,其实话音未落就有些后悔了。这会儿听见董蓉领了他们的情,话又说得好听,自然见好就收,纷纷应道,“这个不必说,住在一个屋檐下就是一家人,哪有不互相照料的道理?”

  董蓉再次行礼谢过众人,然后就示意刘嫂子赶紧上前帮忙分配。流民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整家逃难过来的,其余有同村同县的,也有死了亲人独自逃命的。如今落难,谁也没有心思讲究太多礼法。两三个妇人带着几个孩子住一屋,隔壁就住老妇人,而年轻汉子们就带着老头儿一起住,这般互相之间也方便照顾。

  很快,村口的流民们就变得越来越少,直至最后一个都进了村,董蓉等人才算长出了一口气。

  站在不远处的曹老头儿背着手慢慢走到跟前,说道,“蓉姐儿,家里的厢房借了陈亲家住下,这事儿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明日我就去果园,哪怕做不了什么事,帮着打个杂还成。”

  “爹,天太冷了,你可别跟着受累。村里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