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再进行组装,提高生产效率。新军卫、国泰商行在京中的工厂早就是这么干。

  一名四十多岁的掌柜介绍着:“二少爷,我们一个月能制造300支燧发枪。先供应新军卫2000支,剩下的才能拿出去卖。”

  王承襟微微沉吟着,道:“这产能不够。继续招人。”

  那掌柜苦笑道:“二少爷,家里的青壮大部分都被调来。庄里的不少土地都抛荒。没有可招。除非是用县里其他家的青壮。到时候就怕难以保密。”

  “把关键的生产步骤用咱们自己人,其他的工艺步骤用别家的青壮。小心着点,应该问题不大。再一个,以咱们家的地位,谁敢乱来?现在这产能实在不够看。耽搁赚钱。”

  王承襟大手一挥,批准招人。正意气风发的在工厂中视察时,一名长随过来汇报道:“二少爷,新军卫的林镇抚又率领着商队前来购买物资。他们已经到了县城。”

  “哦?快请。请他们来家里商谈。我去迎一下林镇抚。”

  王承襟不敢怠慢。近日传到西安府的消息,他怎么会不知道呢?张昭张伯爷现在几乎是西北诸将之首啊!地位极其之重。以王家的权势对新军卫都必须要重视,怠慢不得。

  …

  …

  石渠乡距离三原县城就五里地,骑马片刻可至。

  王承襟带着随从们刚到村头的水泥道路中,就见林文宁一行二十余骑飞奔而来。

  双方笑着见礼后,王承襟邀请林文宁到王家稍作休息,生意随后再谈。王承襟看看马队,问道:“张相公可曾来了?”

  林文宁青衫文士装束,一张马脸特别醒目,捻须笑道:“张相公正率我们新军卫移防灵州城。令我前来找瑞昌号采购新兵训练用的物资。”

  闰七月二十八日,他带着商队回韦州城,给大战后的新军卫做了补充。但是接下来的训练,新军卫要消耗大量的肉类、粮食、药物、弹药。所以,还需要继续采购。

  王承襟禁不住叹一口气,“唉!”

  他想起的是另外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的侄女一个月前曾随家中商队不远千里前往韦州城见张昭,回来之后,郁郁寡欢,时常哭泣。原因不问可知。

  这事棘手的很。若是庶出也就罢了,给一个十八岁的名将做妾,王家并不算丢脸。关键是,他侄女是嫡女。族老们怎么会同意?这关系到王家的脸面。

  …

  …

  新军卫后勤部门再次前来采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王家。

  王家的族人合起来有十几房,约两千多人,这还不算名下田庄的人口、奴仆。

  端的是一个大族。

  整个石渠乡基本都是王姓,和王恕沾亲带故。

  王恕的府邸占地很广,庭院幽深。还未出阁的姑娘们都是跟着父母居住。王六小姐和母亲住在这栋府邸的东路上房中。

  秋风飒爽,庭院后的小花园中菊花绽放。

  王六小姐穿着一袭青衫长裙,身段婀娜,娴静优雅,绝美的脸蛋更加清廋。她正在临窗前弹着瑶琴。将一腔情思都付于这琴声中。

  “小姐,小姐…”

  秋月穿着波点的白裙一路飞快的跑来,在房间的门口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小姐,新军卫的商队来府上了。”

  “啊…”王六小姐惊呼一声,将古琴一推,霍然的站起来,一头青丝在秋风中飘拂。

  “但是,张相公没有跟着来。他移驻灵州城。”

  王六小姐顿时如同泄气的皮球般,惊喜的神情消失,气恼的道:“秋月,下次你再不这么一惊一乍,我就罚你去洗衣服、做饭。”

  秋月本来只是逗一逗自家小姐,这会儿见自家小姐真生气,忙上前抱着王六小姐的肩膀,笑嘻嘻的求饶道:“我的好小姐,他不来,你可以创造机会让他来啊。他的商队不就是现存的信使吗?”

  她发誓,这话真的是临时现编的。

  王六小姐却是微微沉吟。朝廷每期的邸报,她都是看的。漆黑的美眸中流露出一抹神采。

  “好。”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