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四章:马车论道(上)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承启听到这,忍不住就问了:“为何先前戴罪却不能科考?”

  张载一愣,他没想到眼前这个未及弱冠的小皇帝,连科考的禁考之人都不知道,当下便把七不准考说了一遍。笔《趣》阁www.biquge.info陆

  承启听了,愣在当场。官和吏的区别,他也略有耳闻。可余下的六大不准考,除了僧侣以外,其余的都有些匪夷所

  思。

  不过转念一想,不准工商类,不准祖上有犯罪记录者,不准守孝者科考,不准曾受刑罚者,不准不孝不悌者等科

  考,也是有他的道理在的。中国人向来信奉百善孝为先,不孝者自然不肯给他做官。不说科举了,就是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都是把孝悌放在第一位的。其余的,虽然有武断之嫌,可也自有他的道理在。

  心中暗暗记住了这七不准考,陆承启想着以后如何改变。嘴上说道:“原来如此。先生不必在意这些功名小节,

  若是像古之圣贤,哪怕身在江湖之远,亦能教化万民。”

  若说以前还有功名的欲望,顿悟之后,张载的思想境界已经脱离凡俗了,接近了通达神明,为官也好,为民也罢

  ,总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教化万民,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东西。

  听得小皇帝这般说,张载引为知音,说道:“陛下所言,亦是草民心中所想也。若能回到关中,自是开办义学,

  广为授徒。孔子曾曰,有教无类。草民愚见,以德育人,使之变化气质,求为圣人。若人人如此,天下太平矣!”

  若是以往,陆承启肯定是嗤之以鼻的。但亲眼见到了这样的圣贤,陆承启也不由地相信。但良知告诉他,国与国

  之间,不同人与人之间。人可以教化,但国却只能通过文化去渗透。

  保持着清醒,陆承启也点头认同了他的这番话。确实,不管是人性本善论还是人性本恶论,而后都会说到,人是

  可以通过教化,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的。至善者,便是遵循了自然规律,通晓了自然规律,便成神成圣了。若是按

  照西方无神论的观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根本解释不通。可中华文化,却能传承千年之久,若不是中间被打

  倒了一百多年,恐怕后世主流的价值观不是西方提倡的金钱至上,而是以儒家、佛家、道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了。

  常言道,三日不读圣贤书,便觉面目可憎。中国的圣贤书,是一本教化万民,通过自身观察,体悟自然的至高无

  上的智慧。只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能领悟,体悟多少,全凭资质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不是智商残

  缺之人,是能一步步教化的。

  通过大半年来通读圣贤书的陆承启,一来是看奏折无聊,二来是古代的乐趣实在太少,唯有读书解闷。有着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