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欢喜的卢胖子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承启的旨意乃是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工部衙门,一路前往禁军大营。笔×趣×阁www。biquge。info禁军大营还是如此森严,在皇家军校的教习训练下,禁军常设明哨和暗哨。

  除了哨岗以外,还有常规巡逻的士卒。这都是在贯彻一个战略思想:进入军营等于备战状态。现在的禁军,不敢说天下至强之兵,也算是一支强军了。军纪严明,赏罚有度,抚恤到位,任何一支军队都会变成嗷嗷叫的强军。

  大顺的兵制和历朝历代都是不同的,无论秦汉皆是兵役制,规定国内民众,不分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开始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兵役两次,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势力形成,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拥有,成为了依附于他们的部曲,变成了地主的家丁,全国的兵役制度遭到破坏。

  三国时期则是世兵制,顾名思义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样的兵家户籍不在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身份。

  及到了前朝,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军士编入户籍,开始从事生产,平日务农,农闲训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一开始很适合时代的发展。前朝中期以来,府兵直接从民间征集,男子年满二十一岁即可参加府兵,这使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得到了加强。这些府兵,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所谓的“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就是府兵名字的由来。但这样府兵制并不持久,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激烈,府兵因负担过于沉重而大量逃亡,府兵开始名存实亡。为了补充兵员,朝廷只好实行招募的办法。招募而来的士兵称为“长从宿卫”,替代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制度。

  大顺朝建立后,确立了募兵制,不同于什么服役兵制、世兵制和府兵制,乃是更加先进的征兵制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当兵吃饷的说法,皆因大顺朝对于边军、厢军和禁军,都发粮饷。这些军队,已经隐隐有了后世现代军队的模样,可以称作是职业军人。

  大顺立朝之初,征兵制度极其严格。士兵的膂力是冷兵器时代士兵能否拉开强弓硬弩的基准条件,有强大的膂力,就可以在战斗中使用强弓硬弩远距离射杀敌人。正是因为如此,禁军的选拔,第一个就是看士卒的膂力够不够强,拉不开一石弓的都不要。因为禁军相当于大顺朝的正规军,严格是肯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