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大军汇合!_武大郎:我还是娶了潘金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何况是整个大宋的王。

  将他抓住,他们西夏占了大便宜。

  不过大宋没有妄动,他们也不敢随便出军。

  所以双方只是叫阵,却没有打起来。

  宋徽宗问武植:“武爱卿,现在咱们是要和他们直接开打吗?”

  武植:“陛下,先不着急,我们的武器还在后方增援,要等些时日才过来,我们驻扎在这里,他们若是出城就直接打。但西夏军队断然不敢出来,这也是微臣敢驻扎此地的原因!”

  武植将西夏预料的死死的。

  上次岳飞将他们打的屁股尿流,大宋不主动攻城就不错了,他们还敢主动来战?

  实际上,武植的预料没错,这些西夏的将领们虽然制定了计划,却迟迟不敢出来。

  因为他们的大军正在赶来,这对他们有好处。

  此刻。

  武植他们在这里驻扎,同时演练军队。

  军队的状态非常不错,现场排兵布阵,虎虎生威,而武植和宋徽宗则是在营帐中喝茶聊天。

  宋徽宗这几天都在欣赏四周的风景。

  宋徽宗道:“这次朕出来一趟,见识颇多,原来这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这一路走来风景也好,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

  “朕,真的想多活几年,看看大宋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宋徽宗一脸的向往,不过他还年轻,在活个一二十年是完全没问题的。

  如果长寿一点,可以活到七十多。

  宋徽宗说了很多大宋和西夏这边的风景,武植却是笑道:“陛下,若是将大宋修建一条运河,会更加壮观!”

  “景色也会更好!”

  “运河?”

  “嗯!”

  “武爱卿怎么突然想到修建运河?可以说说你的想法!”

  武植笑道:“运河对于大宋非常重要,虽然大宋有小的运河,但不能扩散所有国土。

  若修建一条运河,连通大宋所有江山城池,如此交通不说日行千里,也极大的提高了方便。

  而且,大宋每个层级的官员管理,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大差别,容易出现断层,有运河方便命令传达和管理。

  上下之间各种指令,国策,有了运河后下发的指令,还有反馈回来的信息都非常迅速,更利于统治。”

  “河道一旦全面开通,上通南北,左右四方,而且不同地方的资源能互相整合,进行货物转换,各取所需!”

  “运河真正的好处是贯通南北经济,就如同一条龙脉,能让大宋经济繁荣,发达强大!”

  宋徽宗闻言,若有所思。

  武植继续道:“以前打仗的时候,运行粮草路途中会出现一些损坏或者很耽误时间,有运河就不同了,在哪里打仗粮食物资可以从各个地方发放,只要大宋有战事,这边就可以及时补充,能减轻朝廷的各种压力!”

  “那这样得花费不少钱吧?”宋徽宗觉得这方法听起来不错,做起来得耗费国库,耗时耗力。

  他对这些没什么概念,宋徽宗道:“等消灭了西夏,这件事情朕在想想。”

  武植也就没说什么了,宋徽宗不了解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但他还是支持的,只是现在战乱,也只能聊聊不可能马上实行。

  武植呢,也不过是随口说说。

  现在武植的神威大炮正在后方运送,其实已经提前运送了,但还是没有大军快,很多地方路不好走。

  这也是武植想到运河的原因。

  大宋虽然有河道,很多地方依然只能走陆地,崎岖的山路就要绕道走。

  暂时还未开战,武植并不着急,在打仗这方面宋徽宗完全不操心,都交给武植来指挥。

  武植派出了很多探子去西夏附近探消息。

  至于西夏那边,他们的军队已经过来了。

  这次除了留在此地的三万军队外,西夏皇城那边,将军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两人分别领兵十万前来。

  也就是说,他们一共有二十三万军队。

  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军队中,其实有许多临时组建起来的民兵。

  有的是后勤工作,有的是做饭,运送粮食,都被分散混入军中。

  西夏大军正在前往边境和阿恩罗尼等人汇合一起作战。

  至于阿恩罗尼等人的想法,西夏皇帝和太后已经知道,他们完全支持。

  所以,当大军过来之日,就是他们要擒拿大宋天子的时候。

  一旦擒拿,西夏又有何惧?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