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_不可名状的城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

  “眼睛”是作为林千山的助手的身份出现的,我一开始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我们到达了那个地方,看到了那个地方,我才明白“眼睛”和我们是不同的。

  我们调查了两个独属于古蜀文明的祭祀坑,眼睛图腾在他们的文明之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点在我们现今已经存在的历史轨迹中也有所体现......

  裴泠泠看到这里停了下来,她惊讶地发现这个笔记本竟然被人撕掉了好几页,内容也变得非常不连贯,按理说,被撕掉的这几页应该是讲述刘婆婆在四川出差的时候所遭遇的事情。

  笔记本是那条人首蛇身的怪物塞给她的,难不成这几页是被那怪物撕掉的?她并不想让裴泠泠知道相关的信息?

  从刘婆婆前面的笔记内容来看,她所提到的那些在山洪、小溪中漂出来的怪物应该就是那种人首蛇身的东西吧。

  裴泠泠没想到,那些东西竟然还不是植物,而是真菌生物,的确是很令人震惊啊。

  一想到真菌,裴泠泠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巨大的蘑菇......

  巨大的蛇形蘑菇......

  裴泠泠在笔记本中,看到“健民”这个名字之后,更加确定笔记本是属于刘婆婆的,她之前就听刘二伯说过,刘婆婆有个名为“刘建民”的表亲。

  裴泠泠扭头去看一边的黄晓玉,她问:“我们以前学《蜀道难》的时候。老师有没有提到过古蜀国?”

  黄晓玉露出了茫然地表情,她甚至背了几句《蜀道难》中的句子:“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背了几句,黄晓玉眼睛一亮:“我倒是想起来了点儿东西,我记得咱们语文老师讲《蜀道难》的时候在黑板上写过一个古文的蜀字,古时的蜀字头顶上是一只巨大的眼睛。”

  经过黄晓玉这么一提醒,裴泠泠也想起来了,的确是这样,因为在古蜀时期,川渝地区的人们非常的崇拜眼睛。

  因为川蜀地区常年雾气弥漫,看不到太阳,所以人们希望自己可以拥有可以望穿迷雾的眼睛,这样就可以看得更远,甚至看见太阳了。

  “眼睛”在川蜀地区是一个很重要的图腾,所以在古蜀国中的“蜀”字,是由一个巨大的眼睛组成的,现在的“蜀”字依旧沿用了这种构造方式,顶部是一个“目”,同样也是眼睛的意思。

  刘婆婆在笔记本中多次提到了“眼睛”这个词语,裴泠泠看了好几遍都没太能明白这里的“眼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从刘婆婆的笔触来看,此处的“眼睛”并不是它本身的意思,反倒是一个代词,或者说是某个人的代号。

  “眼睛”是一个人的代称,裴泠泠皱着眉,她直觉这个“眼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眼睛是古蜀国里面很重要的图腾,这个人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