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危机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为首,赵次之。

  两国的这种现状符合了时代的潮流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也就是为何秦赵两国能够在残酷无比的战国大争之世中站在最后,并在最终的总决赛舞台上一较高下的原因。

  龙台之中,赵丹看着面前的诸位仍然有些不明所以的大臣,最后将目光落到了平原君赵胜的身上,缓缓开口道:“魏王圉日前令魏国上将军晋鄙率军十万,今已进驻邺城。”

  赵丹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四名大臣同时露出了震惊的表情。能够坐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所以他们当然明白魏国屯兵邺城代表着什么。

  邯郸危矣!

  一旦魏国反水和秦国合作,那么魏国大军随时都可以渡过漳水北上进入赵国境内。

  攻入赵国境内后,魏军既可以围困赵国首都邯郸城进行斩首战术,也可以去攻击赵国另外两座重镇武安和中牟,甚至进一步攻入北上党的屯留,彻底的切断长平方面大军的粮道和后路。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发生,对于赵国来说,都是极为致命的。

  当然了,之前的历代赵国君主,对于来自魏国的攻击也不是没有防备的。别忘了“围魏救赵”这个成语之中的主角虽然是齐国和魏国,但是被魏国围攻的可是赵国,被围攻的城市就是邯郸!

  围魏救赵的结果虽然是齐军大破魏军于桂陵,可在桂陵之战爆发之前,魏国大将庞涓已经率领魏军攻破了邯郸,逼得当时的赵国君主赵成侯狼狈出逃。

  也正是由于邯郸之败,后来赵成侯还被迫和魏惠王在漳水之盟中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对于赵成侯和赵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奇耻大辱。

  于是赵成侯以及之后的赵国历代君主,就在魏赵两国的分界线漳水北岸修建了一条长城用以防备魏国军队的再度北上,这条长城也就是赵国南长城。

  有了南长城之后,赵国对于魏国的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在随后至今的近百年里两国虽然爆发了多次战争,但是邯郸却是再也没有被魏国攻破过了。

  御史楼昌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道:“大王勿忧,我赵国有南长城之坚,凉那魏国急切间亦不能克之。”

  虞信闻言嘿了一声,用看白痴的目光看了楼昌一眼:“今我赵国兵卒悉数集于长平一线与秦人作战,纵有南长城,又以何人守之?”

  虞信这句话一说出来,宫殿之中的温度似乎一下子又下降了好几度。

  这就是赵国现在的尴尬之处了。

  没兵!

  如今的南长城由于长平之战而抽调了大量原本驻守在此的兵马,现在不过只有两三千士卒驻扎。

  而且这两三千人之中大部分要么是毛都没长齐的新兵,要么是已经上不了战场的等死老卒,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想要以这样的一支队伍去守卫长达百余里的南长城,去防备十万魏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