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 唯强者方可自保也!(第一更)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国都可以证明——会变得更加的难过。

  这其实是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出来的,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个班级里就一个能打的熊孩子,那么这个熊孩子绝对是是想揍谁就揍谁,因为根本没人打得过他啊。

  历史上的秦国在五国伐齐导致齐国衰落之后就是想揍谁就揍谁,如果不是阏与之战中赵奢为赵国续了一命,长平之战中赵国再次完成反杀,局势才会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阏与和长平这两次大战秦国都获胜了,那么估计现在大秦雄师已经差不多要推平整个华夏世界了。

  因为秦国在获得独霸地位之后的所作所为,自然就不可避免的让其他人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如果赵国也获得秦国的独霸地位,那么赵国会不会也像秦国一样呢?”

  至少在君王后看来,这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君王后才会在听到宫人禀报赵国使者到来的消息之后就急匆匆的赶到此处,并且不惜用打断齐王建说话这种十分失礼并且可能会让母子之间产生不愉快的做法来强行夺走整个谈话的主动权。

  对于君王后的尖锐问题,苏代看上去似乎早有腹稿,开口答道:“赵国承晋国正统,吾王立志捍卫天子威严,更是为三晋之盟而喊出‘平天下纷争’之口号。此番伐秦,为的乃是击垮秦国这狼子野心的侵略者尔,请太后明鉴。”

  君王后脸上的皱纹微微一动,露出了一丝嘲讽的表情:“使者莫非以为老妇真的已然年老昏聩不成?”

  苏代正色道:“臣虽在赵国,却亦是久闻太后之贤名,何敢小觑于太后?但臣虽不才,却有一言想问太后。以太后之见,莫非是恐赵胜秦之后复攻齐国乎?”

  君王后点头道:“然也。”

  苏代笑了一下,说道:“则臣请问太后,若此战继续下去,秦齐两国可能赢三晋与楚国之四国合纵乎?”

  直到这个问题抛出来,君王后的脸色才第一次产生了变化。

  在这个时代,不管你使者和说客们如何舌灿莲花也好,最终的决战那都必定是发生在战场上的。

  从如今战场的角度来说,秦齐连横真的能够打赢赵韩魏楚四国合纵吗?显然是很难的。

  一个赵国就能够和秦国一换一,剩下韩魏楚三国和齐国打,这让齐国怎么玩?

  所以君王后在沉默了好一会之后,还是只能说道:“恐难言胜也。”

  苏代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太后已知秦国败局已定,又为何还要和秦国站在同一阵营?”

  这一次,苏代终于彻底的把君王后问住了。

  不仅仅是君王后,就连一边的齐王建和后胜也是无话可说。

  在这个世界上,失败代表着什么,这三位齐国的核心领导层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因为他们三人所治下的齐国,就曾经在二十多年前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永远作为反面教材被载入史册的失败!

  这三个人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看到齐国再经历哪怕是一次失败了。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君王后才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无论齐国或者其他国家愿意或者不愿意接受,赵国的崛起似乎都已经是无可阻挡的事实了。

  而齐国的选择似乎只有两种,一种是立刻和赵国开战然后被击败,另外一种是等到赵国击败了秦国之后再来对付齐国!

  说实在的,这两种选择看上去都糟糕透顶。

  然而苏代的话并没有结束,这位赵国使者仍然在继续着自己的慷慨陈词。

  “太后之虑,臣知矣。但是臣有一言欲要言与太后,那便是在此乱世之中,盟约之言轻如鸿毛,昔日之盟约或便是今日之仇敌。当此乱世之际,唯有强者方可自保也!”

  苏代的话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好像一柄柄大锤般重重的敲在其他三人的心上,让其他三人的脸色变了又变。

  苏代说完之后朝着君王后行了一礼,随后落座。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齐国人的决定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