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丹小儿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二更)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病死的规律。

  所以秦王稷不会退,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和赵国人议和。

  如果想要跟赵国人议和,那也不是不行,但是议和的前提是秦国输了。

  只要秦国还没有输,那么议和的前提就绝对不存在。

  秦王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面色平静的做出了最终决定:“寡人意下已决,议和之言,此后休要提之。”

  这句话既是对范睢说的,也是对大殿之中的所有秦国臣子说的。

  范睢愣了一下,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退了回去。

  作为一名臣子,范睢自认为已经说了该说的一切。

  顿了一顿之后,秦王稷继续开口说道:“传寡人之令,即日起发河内郡所有民夫,凡年十五以上者皆赐爵一级,悉诣长平,由寡人亲率之!”

  秦王稷这一番话说出来,整个大殿就是一片寂静。

  如果说范睢刚才接二连三的话是在大殿之中放了两个天雷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作为秦国国君的秦王稷也同样放了一个超级大的、震得所有人一时间都有些愣神的天雷。

  六十五岁的秦王稷,要亲征长平!

  所有的秦国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从同僚们的脸上看到了无比的惊讶之色。

  片刻之后,安国君赵柱第一个站出来,高声道:“父王为大秦之王,理当坐镇咸阳中枢,怎能以身犯险?儿臣不才,愿替父王分忧,领此出征之军!”

  也不仅仅是赵柱一个人反对,当赵柱的话音一落,大殿之中的其他全国大臣们也争先恐后的出列启奏。

  “大王此举万万不可。”

  “大王乃千金之躯,怎可以身犯险?臣请大王三思之。”

  “大王,安国君沉稳睿智,不如便以安国军替大王为将率军出征长平,大王坐镇咸阳主持大局,方是上策也。”

  大殿之中一时间声音纷纷,全是反对秦王稷的,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支持的。

  自从穰侯魏冉被逐之后,这样的场景应该还是第一次在秦国的朝堂上出现。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所有人都知道秦王稷今年已经是六十五岁,这样的高龄就算是位于咸阳那也随时都有可能公车晏驾,更何况是率领大军出征呢。

  说白了秦国大臣们的意思也非常简单,大王您这一把老骨头了,就别瞎想着往外跑去折腾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咸阳主持你的大局好了。

  但很显然,来自大臣们的反对是并不可能改变秦王稷意见的。

  秦王稷看着面前反对声汹涌如潮的秦国大臣们,重重地哼了一声,喝道:“二三子,怎地如此聒噪!”

  秦王稷这一刻之声并不大,但是大殿之中还是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包括安国君赵柱、相邦范睢之内的所有秦国大臣们全部都闭上了嘴巴,恭敬无比的垂下了头。

  秦王稷目光炯炯的扫视了一圈面前的大殿,苍老的脸庞上满是坚定的神情:“寡人意下已决,二三子毋需再言!想那赵王丹不过一黄口小儿,却有勇气率赵人拒武安君于长平。寡人乃泱泱大秦之主,难道连这赵丹小儿也不如?赵丹小儿去得,寡人亦去得!”

  “待寡人出征后,以安国君监国总领朝政,相邦范睢辅之,一应事宜皆以此二人之意而决!众臣务须尽心尽力,不可偷懒懈怠,否则寡人定斩不饶!”

  秦王稷的声音响彻整座大殿,只要是大殿之中的人都能够从这位年老的君王这番言语之中听出那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决心。

  这不是要求,而是命令!

  没有任何人敢继续反对了。

  或许在其他的各国之中,还有着一些权臣能够对国君的权力进行挑战,但是在秦国,秦王稷所说的话就代表着一切!

  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范睢,而范睢则将目光投向了安国君赵柱。

  恰好此时,赵柱也看了一眼范睢。

  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也都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即便他们一个是相邦,一个是太子,但他们毕竟——还是臣啊。

  下一刻,这两位秦国大臣的领袖人物不再犹豫,同时躬身行礼:“诺!”

  满殿群臣齐齐躬身,声音恭敬而慑服。

  “诺!”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