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八章 必要的投资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丢。而这么多部门中,唯电视制作部没有经理。

  许非邀请过王常田,对方十动然拒。

  他便直接领导,提拔珑丹妮当个策划组长,这女人的确有天赋,经验值蹭蹭上涨。

  “《真的假不了》有选题么?”

  “厨师素材,四个人,猜哪个是真厨子。”

  “真人什么身份?”

  “川菜大师传承。”

  珑丹妮瞅瞅照片,肥头大耳的一个男子,皮肤黝黑,油烟味十足。

  “还可以,如果没别的就用它吧。按这个人找,要胖的,黑的,最好能说会道能把观众蒙住的。”

  “好。”

  …………

  春节过后,变动的不仅是公司。

  田领导工作移交,去管人事和党务了。以后全国电影事务,名义上都由这位姓赵的副部长负责。

  中影宣布继续引进十部大片,包括《勇闯夺命岛》《断箭》《未来水世界》《玩具总动员》《碟中谍》《廊桥遗梦》等。

  批判声少了一些,估计没空搭理,都在关注下月召开的电影会议。

  与此同时,市里也发生震荡,代京兆尹上任。

  办公室内,领导正批阅文件。

  看着看着忽地目光一凝,停在一份商务部门上报的资料上。内容挺有意思,两家企业主动提出,愿意配合政府完成“大力发展中小零售网点”的规划。

  一家叫宅急送,一家叫大都汇。

  宅急送的老板他自然清楚,大都汇竟也不陌生,背后是隆达。哎呀,隆达是家好企业啊,爱国港商,以前在闽省的时候就听过。

  再看内容,写的非常实在。

  大都汇在京城建了个大仓库,各地供货商把货物送到此处,然后转到商场,主要供应万家超市。

  超市毛利率非常低,通常靠海量采购来压价。比如洗衣粉,我只需要十吨,但我会买光你的仓库,自然能拿到最低价。

  但又产生了商品积压的问题,只能靠促销、给员工发福利解决。

  所以大都汇提出,化大为小,在市区各街道建设“万家便利店”,在下面的县建设中等规模的“万家超市”。

  这样就需要频繁的小量补货,于是拉来宅急送。

  宅急送1994年成立,当时只有七个人、三辆车。去年日本企业注资,才使得规模扩大。

  意思就是,把大仓库变成京城地区的配送中心,通过宅急送的物流,将大都汇的过量商品分散出去。

  同时还能增加就业岗位。

  “……”

  领导喜欢这样的企业,直截了当。当然了,宅急送在后世口碑贼烂,许老师纯为了拉陈东生入伙。

  领导思考了一下,提笔写道:“提议很有价值,请认真研究。”

  把文件放到一边,看下一份,区里上报的,关于打造大都汇生活圈云云。

  说区里最开始规划,便是冲这个去的。什么叫生活圈呢?就是在某个居住区,根据生活需求建设各种设施,形成一个生态良好的圈域。

  这份报告,便是申请配套设施的。

  咝!

  领导忽然很激动,生活圈是日本概念,国内还没有。但他敏锐意识到其中价值,这是个非常好的新概念啊,现在用不上,以后也能用上。

  看了看又跟隆达有关,好感不禁更深,甚至决定找区里和隆达详细聊一聊。

  ……

  见面很愉快,过程怕和谐。

  总之令人满意。

  到了许老师这一步,接下来就是四个字:根深蒂固。

  一些投资很必要,如果可能,他连朝阳CBD都想提前弄出来,但是不能嘛!可惜可惜。

  (还有……)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