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京城闲人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块钱,还甩出去一个封建糟粕,满脸乐呵呵。

  许非也乐呵呵的,揣着三个鼻烟壶出来,不再往前走,蹬着三轮往回抹。

  为啥?

  心气满足了,过犹不及。

  当然他也没回家,而是奔了板厂胡同,板厂胡同亦在东城,距黑芝麻胡同不远,其中最有名的建筑,是僧格林沁王府。

  王府由东、中、西三所四进院组成,他找的是中所,也就是朱家溍先生的住处。

  朱家溍的高祖叫朱凤标,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户部尚书,官居一品。民国时,僧格林沁的曾孙阿穆尔灵圭死后,因欠族中赡养费被告。

  北平地方法院受理,并公开拍卖王府。中所共51间房,被朱家以10500块大洋拍下。

  后来到1954年,朱家将大部分房屋卖给煤炭部,只留下16间半房一个大院子。

  至于朱家溍先生呢,毕业于辅仁大学,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也是鼎鼎有名的清史专家。

  那俩人怎么认识的呢?老先生给《红楼梦》上过三天课,多大的渊源啊!

  却说许非进了大门,经过一架葫芦棚,又掠过两棵老丁香,顺着甬路到正房,才算进了屋子。

  “朱先生!”

  他叫老师都觉着低,口称先生,没有丝毫跳脱。

  朱先生带着老花镜,正伏案翻书,瞧他进来,先瞅了瞅钟,“还挺准时,打哪儿来啊?”

  “黑芝麻胡同。”

  “怀里鼓囊囊的,又收着什么了?”

  “嘿嘿,瞒不过您。”

  许非把三个鼻烟壶拿出来,在案上一字摆开。

  老先生可不是马卫都那个水准,搭眼一瞧,“这叫黄玉佛手鼻烟壶,鼻烟白玉用的多,黄玉少见。底下本来有个座,座上刻着花纹,跟鼻烟正好配套,你这应该是丢了。”

  “嗯,这就是和田白玉的,叫白玉雕瓜,技法还不错,两个都是清中期的。”

  “哎,这个好!”

  老先生也精神了,拿着第三件开始教学,“鼻烟壶的料质有水晶、翡翠、玉石、玛瑙、象牙、玻璃等十几种,其中玻璃的最常见。

  玻璃鼻烟壶也叫料烟壶。

  因为康熙朝发明了一种套料工艺,就是在白底儿上再套上其他颜色。一层叫单套,多层叫叠套,你这个就是单套了一层蓝,所以叫蓝料。

  再看画,是内画,拿小笔伸进去,在内壁慢慢勾,相当费功夫。春宫图不常见,但也不罕有,做就是做一套,你这只有单件,价值低了不少。”

  最后,朱先生介绍了全名,叫:“蓝料内画春宫图鼻烟壶。”

  啧!稳准狠,听着就是舒服!

  许非谢过先生,笑道:“我就是收着玩的,低不低无所谓。我知道它们将来肯定值钱,但现在又不值钱,何况我也不缺钱。”

  “嗯,你这个心态倒不错。”

  朱家溍点点头,表示赞赏,其实也是托了探春的福,一帮大佬顾问都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