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大佬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有人看中了!

  一个比他大3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以母子关系把李纯平带去美国,实际上是情人。

  更牛逼的是,这老太太还是身价亿万的好莱坞明星!

  俩人生活了10年,去年女星患癌,在病逝前一个月和李纯平结婚,把什么别墅庄园、房地产公司、凡高和毕加索的画、珠宝首饰等等,大部分都留给了他。

  据猜测,该老太太是演过《音乐之声》的玛丽·马汀。

  这尼玛就是“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豪华幻想版!

  后来这哥们还出了本传记,叫《忏悔无门》,书出版后,很多人都跑到饭店里头坐着,期待发财致富……

  “好了,我们人齐了。”

  两桌都没坐满,可能让大佬看上眼也不容易,李晓桦站在前方,道:“感谢诸位赏光,参加我这个小小的晚宴。

  原因大家都清楚,南方遭了灾,几千万人无家可归。我今年四十岁,从我有记忆开始,好像是咱们第一次公开对外求助。

  怎么说呢,知道国家困难,但心里不是滋味。所以我就腆着脸,请大家过来,看能不能为灾区出一份力。”

  “没啥说的,李老板您牵头,我们跟上就是。”

  “对,不然我也想捐款呢。”

  “大家一块还有个组织,声势浩大啊!”

  众人纷纷响应,碍于面子,但也确实有那颗红心。

  “好好,谢谢诸位。”

  李晓桦拱了拱手,“这位兄弟说得对,一块有个组织,显得更团结。我们不强求啊,量力而行……”

  他发下去一摞信封,笑道:“我先承诺,为灾区捐赠150万。这些钱会以京城私营企业家的名义公开,在座的都会署名,请大家放心。”

  李程儒捏着信封,抽出一张红纸,悄声问:“我们捐多少啊?”

  许非斜眼一瞄,旁边那位写了80万,遂道:“100万吧。”

  “行行。”

  老李遂写上100万,又签下俩人的名字,完了还挺新奇,“好家伙,一百万眼都不眨扔出去了。”

  “废话,你咋不说你挣多少?”

  众人交还信封,李晓桦自然不能当面算,活跃着气氛,进入重要的酒桌交际环节。

  这帮人平时没机会碰面,难得有大佬组局,都冲着拓展人脉来的。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烈起来。

  屋里站着几个漂亮的女服务员,几乎一对一服务,喝一口水就给你添一口。

  许非一向觉着麻烦,这都是九十年代的幺蛾子,包括那种大清早让员工出来做操的,也不知从哪儿学的。

  但有的老板喜欢,特享受,尤其喝点酒糙态毕现,口吐芬芳。

  “许老弟,来来来,咱俩喝一个!”

  一卖化肥的老板过来,搂着脖子开始干杯,“要我说啊,这里头谁也比不上你。知道为啥么?你最年轻啊,特么的才二十六岁,哎哟,我们都活狗肚子里去了!”

  “人家还是混文艺界的,你拍的电视剧我一部不落。”

  另一位老板也凑趣,道:“哎,现在拍电视剧挣钱么?挣钱我投点,不说像《渴望》,也得整个《胡同人家》吧?”

  “挣啊,绝对挣!”许非笑道。

  哟!

  一句话把众人吸引,然后就听这货道:“不过是挣你们的钱,人家电视台才是财主。”

  嘁!又纷纷散去。

  “许先生此言有差啊,民间投资等于打广告,剧集成功了,商品自然水涨船高。”

  一句别扭的普通话忽从后面传来,他回头一瞧,却是李晓桦的朋友,一位港商。

  “不错,但如果失败了,等于白投资,性价比不高。”

  许非笑道,“其实想从电视剧上赚钱,最好等体制开放,民间资本可以独立投拍,然后卖给电视台,甚至广告分成。

  香港理论上也适用,只是tvb、atv太早入市,从制作到明星培养,再到播放渠道全部垄断,才搞的没有竞争对手。”

  “哦?”

  那港商眼睛一亮,端着酒主动走过来,“许先生果然是行家。”

  (还有……)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