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五章 台湾电视业(月票加更)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凌风大哥,您给我们讲讲台湾电视剧怎么拍的呗?”赵宝钢道。

  “对,好奇着呢。”

  “其实也没什么,台湾就是跟西方学的那套,叫什么制播分离……”

  凌风往椅子上一靠,很享受这种范儿,道:“在台湾拍电影,导演是核心,但拍电视剧,制片人是核心。

  像最红的那几个,琼瑶啊,杨佩佩啊,周游啊,她们都有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想方案,去跟电视台谈,或者电视台想拍什么剧,把这个项目交给她,只出资金,别的一概不管。”

  “哦,就是承包。”

  “可以这么说,不过有个前提条件,对制片人的要求非常高。台湾电视界竞争很激烈,你搞一部剧失败了,可能还有机会,但搞两部、三部都不理想,就没人找你拍了。

  琼瑶还好,她本身有读者群,风格也适合大众,周游和杨佩佩就不得了。

  杨佩佩去年拍了部《绝代双骄》,小鱼儿、花无缺都是男的,她非要用女的演,质量我们先不谈,这个胆气就值得敬佩。

  周游更是老资格,我们都叫阿姑,像什么《神雕侠侣》、《一代女皇》啊,那是一等一的本事。”

  “……”

  尴尬,十分尴尬,因为都没看过。

  李沐咳了两声,打圆场,“那为什么要搞这个,呃,制播分离呢?”

  “便宜嘛!电视台都是自产自播,时间一久,就弄的效率低下,成本浪费。那我把项目交给外面,固定这些钱,然后签协议,收视率达到一定标准,你可以参与广告分成等等。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不仅电视剧这么搞,娱乐节目也这么搞,所以台湾电视业才这么发达。”

  “哦,那我们应该用不着。我们电视行业才起步几年,远没到那个程度。”

  “你们这部剧的成本是多少?”凌风好奇。

  “呃,60万左右。”李沐犹豫了下。

  “拍多少集?”

  “42集。”

  WHAT?

  凌风瞪大眼睛,“那,那你们是用不着。”

  李沐现在思路也开了,想了想,问:“台湾现在有几家电视台?”

  “主要就台视、中视和华视。”

  “那个《一代女皇》……”

  “中视播的。”

  “哦。”

  李沐若有所思。

  半小时后,剧组继续拍摄,直到十点左右。

  散场时,李沐推着自行车往出走,许非从后面赶上来,“主任!”

  “嗯。”

  他知道这货能看出来,也没奇怪。

  俩人并肩同行,曹影乖巧的pia在后座,实际耳朵竖得高高的。

  “您想买台剧?”

  “有这个打算,中心的生产量太低了,满足不了一年的播放需求。京台想做大,必然要引进一些外来剧。”

  地方台买外剧并不罕见,《上海滩》就是魔都台先引进的,《霍元甲》是粤省台引进的。

  “台里成立音像单位之后,资金不像以前那么紧张,我明天就写个报告。”

  “要是真买的话,我倒能提提建议,别花了不少钱,最后买几部烂剧回来。”

  “你小子又略懂了?”

  “没办法,看的书多。”

  李沐嗤了一声,也习惯他这种风格了。

  话说台剧虽然有过辉煌期,但总体上跟港剧没法比,冗长混乱,拍着拍着就崩——偶像剧除外,那是别次元的画风。

  台剧彻底没落之后,反倒放开了,出现一批好作品,《我们与恶的距离》。

  有点像香港电影,没落之后,新一代电影人起来,反倒涌现一些有锐气的片子,《僵尸》、《老笠》等等。

  买剧可以,还可以买台湾配音后的港剧,最好再合作一下。

  许老师最擅长蹭热度,自然不会放过那几部经典。

  他不是不想自己搞,因为各方面条件都不足,缺资金,缺设备,缺技术。而且有些角色是命中注定的。

  比如《新白娘子传奇》,就算把软硬件搞定了,除了赵雅之,也想不出让谁来演白素贞。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