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章 首潜_采珠勿惊龙:鬼雨法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头绕在石柱上,另一头绑块大石头,或者吊住个大网兜,网兜里装满石头,模仿船锚。这样我和杜志发就可以慢慢沿着铁链下潜,只要手不离开锚链,凭我俩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杜志发同意,于是郭美琪和赵金生两人开始分工,忙活起来。别小看就这么个玩意儿,倒也费了不少劲,光是拽着一网兜石头,从石桥上往下放,就累得赵金生一身汗,最后还出去取了滑轮、现地支了转盘,才按计划设好。于是我和杜志发游到从石桥上直直垂下来的锚链附近,再次潜了下去,阿发在下面,我在上头,垂直相距大概四米左右。有了锚链做引导,心里确实稳定了许多,就好比人坐过山车,或者蹦极,只要有东西将你固定住,绑住了,就不会太慌,但如果让你徒手站到那么高的地方,你真的会吓得腿抖到无法站立。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简清明一伙从这里下去,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想从此处下水,实在太浑了,打着潜水手电,眼前一片泥沙翻腾,我甚至看不到杜志发,只能靠他手里的手电光来判断位置。

  但黄泉的深度也出乎我们意料,原本心理预期觉得大概能有个七八米就了不得了,但我们一直潜到十米左右时,这黄泉非但没有丝毫见底的迹象,能见度反而比上层水面清晰了不少。如果说最表层的水像是黄河,那么此时十米左右的水质已经变为跟普通江河差不多,随着继续下潜,到达黄泉底部二十多米的深度时,水质已经好得出乎意料,非但没有泥沙,在潜水探照灯的照耀下,反而就像翡翠龙宫,怪石嶙峋、水藻浮荡,偶有群鱼游过。

  有些朋友可能对深度没有概念,觉得二十多米不算有多深呀。但我告诉你,一般长江主航道水深都只有十米到二十米左右。

  另外,潜水下沉的速度,如果你是使用水肺潜水(通俗点儿讲就是用氧气瓶的),得稍微慢一点儿,但其实还是很快的。二十多米的深度,压根儿什么也算不上,一眨眼就到了。如果像早年间的采珠人,完全是自由潜水(也即靠憋气潜水),那么速度可以更快。为什么靠憋气潜水反而可以更快呢?因为水肺潜水时氧气瓶里的氧气,是混合了惰性气体的,比如氦气,又是压缩了的。潜水时,随着深度不断加大,压强也会加大,惰性气体会溶解到血液中,这个时候如果上浮的速度过快,惰性气体来不及排出体外,人就已经到水面了,那么会非常危险,不及时抢救的话,是会死的。我一点儿没有夸张,这种上浮过快导致惰性气体无法排出的症状,叫作“潜水病”或者“减压病”,每年都有不少潜水者死于此症。

  但最令人惊诧与不解的是,黄泉洞里虽然有没有任何光线的,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