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班倒_古代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之后,他们发现事实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他们在干活,其他人在呼呼大睡。当然了,其他人在干活,他们也在呼呼大睡。

  有时候睡够了,他们闲着心虚,主动找到秦遇,说自己能干活了,秦大人都不让他们干,让他们歇着去。

  民夫们心里惴惴,这,这待遇也太好了些吧,饭管吃,衣服管洗,还包住,虽然都是临时搭的草棚,但也比露天席地好多了。而且还很闲,他们这工钱都拿着亏心。

  于是,终于轮到他们干活的时候,他们别提多使劲了。

  霍大将军派过来的四人围着秦遇转,他们也不跟秦遇见外,心里想不明白就直接问了。

  秦遇温声解释:“陈南王的陵墓大小,已经规划好了,让近两百人同时劳作,是不可行的。”

  四人点头,这近两百个汉子同时干活,那陵墓范围还真站不下。

  秦遇就详细给他们讲解了何为三班倒,还给众人分析了三班倒下,民夫的心理。

  最后总结:“不一定时间长,干的活就一定多。这讲究效率。”

  “而人心则决定主观能动性,有时候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人面面相觑。然后齐齐盯秦秀生。

  秦秀生:………

  秦秀生硬着头皮道:“遇……大人,主观能动性是什么?”

  秦遇愣了愣,随后换了种说法,“你可以理解为,你愿意去做一件事,并且想办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被其他人逼的。”

  民夫们会觉得钦差大人对他们太好了,而心里有愧,所以在能干活的时候,尽最大努力干活。

  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尽行大量的体力劳动,这对身体的负荷是很大的,但很快他们就能得到双倍时间休息,把身体养回来。

  不会劳民,更不会伤财。

  不过可能会碍了某些人的眼。

  所以秦遇提前写了奏折上京,钦差大人的好处之一,可以直接对天子写密函,中间不用经过任何人之手。

  秦遇没有任何背景,霍家对他也只是稍微帮衬,但说为他做什么,也不太现实。

  秦遇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良心上,风险太大了。

  秦遇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对天子卖好。就像当初他在殿试上,赌的那一次。

  这一次,他还要再赌一回。

  密函上,写了他对陵墓的种种规划,想法。

  他先说,陈南王生前是个宽厚仁善之人,肯定不愿意普通百姓大幅亏耗身体,为他修陵墓。

  用佛家的说法来说,损阴德。

  这叫动之以情,然后又列举了三班倒的好处,这是晓之以理。

  秦遇还把他跟买办之间的过招说了,事无巨细,悉数摊在了天子面前。

  他坦荡磊落,问心无愧。

  嗯,这是秦遇的阳谋。说的难听点儿,也叫做先下手为强。

  秦遇自己先把事情交代了,后续有人就这些事掺他,估摸着就要倒霉了。

  天子看完密函,阴云密布多日的脸色稍微有些和缓,他合上密函,哼了一声。

  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的帝王,秦遇那点心思,天子一眼就看穿了。但是意外的不讨厌。

  而且透过这封密函,天子也看出了秦遇阳谋之下的畏怯。

  天子忽然开口询问:“朕记得秦探花出身微寒,上面只有一个寡母。”

  王宽躬身:“回皇上话,是这样没错。秦探花的母亲以前是做豆腐的。”

  “做豆腐啊……”天子沉吟道:“那可是个辛苦活儿。”

  早些年,天子微服出访,便在民间听过这些事,除了做豆腐,打铁和撑船也累人的很。

  “他母亲…”天子眉头微蹙,他以前让人调查过秦遇,但事情太多了,他有些都忘了。

  王宽小心提示:“秦探花回乡祭祖后,把他娘一并接来了京中,之后又娶了太仆寺少卿的嫡女,不过……”

  天子不悦:“吞吐什么,说。”

  王宽忙道:“秦探花之妻是太仆寺少卿原配夫人的女儿,后来原配去世,太仆寺少卿又续弦了。”

  天子不语,垂在龙案上的手,无意识点着。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