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环_兵道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适肯定会尽可能制定一个相对公平但有着严苛规则的环境,从而保证二环的四个市场不会走偏,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走下去。

  比如以后在二环落户的人,就算有钱的狗大户也必须要有了咸阳户口才能在咸阳城内买房,否则就只能在咸阳城内租房过日子。

  但三环,李适顶多就是派遣以后更多退休的城管进行巡逻,对三环的管理会比较的放松。

  因为二环是在咸阳城内严格一点人们也能够理解二一。

  但三环,李适从规划开始,就是让那些来到这里的土豪们一掷千金的地方。

  什么青楼,什么赌场,什么五石散(额……这个还没诞生,划掉),这些消费场所,别人不去建设,李适也会把它们建设起来。

  因为在政策严苛的市场旁边,肯定会有一大群散漫自由以及不断突破底线的消费场所。

  这是人类所无法避免,甚至不断整顿,也会不断重新产生的人类悲剧。

  至少以李适能力没办法进行遏制,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踢到咸阳城外,然后尽可能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样也为了方便进行交税。

  当然现在还没有商税,但将来肯定是会想办法进行针对性收税的。

  奢侈税自然是最高的。

  李适现在能做的就是加紧时间对三环进行规划性质的建设,然后把三环荒地的土地地契全部都收入到自己手中。

  将来就算出现什么变故,地契在手也多了一条制衡的手段。

  李适看着咸阳城不免感觉有几分的可惜,咸阳扩展到三环也就差不多了,想要扩展的更大,因为关中这里的地形受到限制,就算想扩张也扩张不了。

  毕竟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政策,自己天生的地理优越性也非常重要。

  实际上咸阳这里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发展商业,就算通过政策发展起来,地利环境的限制,以及周围粮食产量的限制也都制约了咸阳的发展。

  如果没有郑国渠开发,祖龙如果想进攻六国,怕是提前要迁都到长安才行,否则咸阳的上限就在这里。

  当然,就算把咸阳迁到长安能发展出四环或者五环水准,但也到此为止了!

  从唐代可以看出,长安虽然是作为首都,但等到大唐发展到巅峰的时候,长安这个首都根本就承载不了超过百万人口的负载。

  这就导致唐代的君主常常要带人去洛阳就食,当然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让粮食能够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洛阳来。

  这时,陈云看着这些秦地百姓在冬日中进行热火朝天工作的样子,不知为什么陈云感觉自己多了几分动力。

  心中思索,也许自己等人从农民一路杀上来,为得就是看到这般繁忙的劳动景象吧。

  这只是陈云一闪而过的念头,他指挥众人回到营地,然后几位统领向咸阳城而去。

  毕竟除了交接印信,这时候的陈云也想要去找韩知兵问问怎么样掌握精神力场。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韩知兵在翻阅白起和王翦留下来的笔记,还有大秦帝国收藏的孙子兵法手抄版。

  这时候的韩知兵在为构建适合这天地精气活跃世界的新兵道体系而闭关苦修。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