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1章 突击提拔_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惯例,如果祁同伟去海西担任一把手,会同时兼任省人大主任,在人事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

  所有正厅级以上干部的提拔和推荐,都必须征得他的同意,才能够落实下来。

  副厅级及以下干部的任免,更是一句话的事。

  但跨省调动不同于原地提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一大帮子人过去有些不合适,带几个心腹就行了。

  否则的话,不仅班子成员心里会有意见,上级领导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不如让他们留下来,在熟悉的环境里继续发展……

  另外,官场上还有个惯例。

  就是党政一把手离任之前,往往会突击提拔一批干部。

  这种做法,早在多年前就被高层领导明令禁止,并且写进了干部任用管理条例。

  但实际上,却是屡禁不止,几乎成了通用的潜规则。

  大家都见怪不怪,很少有人提出异议或举报,即便偶尔出现质疑的声音,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就连新任领导,也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少放行其中一部分。

  和光同尘嘛……

  除非明知前任有可能出事,才会明确提出反对。

  剧里的赵立春,就在调离汉东前,突击提拔一百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包括推荐祁厅长为副省长。

  沙瑞金因为带着任务,所以直接宣布冻结这些人事任命,重新考察。

  现实中,那就更离谱了。

  莫说省委一把手,哪怕是市委、县委一把手,也经常搞突击提拔或岗位调动,而且动辄涉及到几十上百人。

  新闻上曾经报道,某地市委书记晋升前,突击提拔了数十名女干部。

  几年后,此人因违法乱纪问题而落马,纪委仔细一调查,竟然发现这些女干部,全都和他有不正当关系……

  ……

  领导干部们不惜违反规定,也非要这么做,主要出于几种考虑,其中有好有坏。

  坏的方面。

  一是彼此间可能存在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问题。

  二是想拉山头,尽可能保住自己在本地的影响力。

  好的方面。

  一是希望保证现有工作的延续性,以免政策规划朝令夕改,造成不必要的折腾。

  二是那些努力工作的干部同志们,应该适当的给予回报,否则会严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没人愿意干实事了……

  出于好的方面考虑,祁同伟也决定在临走前,“突击提拔”一批干部。

  他把笔记本翻到第二页,写下了不少名字。

  包括于涛、谭思言、李泉、王安石、刘建平等等。

  于涛是原红山乡派出所长项党育的徒弟,和祁同伟相识时,担任县刑警队队长,还帮祁同伟瞒下了私藏土枪的事情。

  如今项党育早已退休,享受正厅级待遇。于涛则因为业务能力强,忠实可靠,一路升迁至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

  如果季昌明挪位子,就争取让他上,如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