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章_全天下都觉得我忍辱负重【完结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陶家遭遇

  陶俊龙是沧州粮商陶浩元的长子。

  据他所言,他们陶家在当地也算是规模不小的家族,在沧州有百余年历史,世代经营米粮一行,守着老祖宗的家业和规矩清白做事,在沧州也颇有名气。

  他们陶家手中的良田千顷,佃户百家,不过陶家先祖当年是逃难来此,后来发迹也不忘感念本地人的救命之恩,因此佃租都是按着最低收取,同时每年青黄不接时都不忘施粥赈灾,也算是积善人家。

  十余年前,新的江南布政使陈茂华上台,此人是神机营总督的内侄,一上任就想要做出一番功绩来。

  为了提高江南税收,陈茂华推出了革新法,要把江南的良田用以种植桑树。因为江南出产的丝绸是全国品质最好的丝绸,若是将丝绸沿着丝绸之路贩运至西域诸国乃至大食、佛郎机等国,更能获利百倍不止。

  革新法一经推出,便受到阻力重重,特别是以陶家为代表的本土种植大户,更是不愿舍了自家经营了百年的祖业,况且,在家主陶浩元看来,粮食关系着百姓民生,贸然改稻为桑,若是丰年还好,若遇灾年,只怕要饿殍遍野。

  只是陈茂华此人刚愎自用,断然听不进去这些商户的劝诫,好在沧州的不少商户也有亲朋在朝为官,他们相互奔走,意图在朝中给陈茂华施压。

  双方斗争了两年之后,最后达成一致,各退半步,种粮大户以麾下半数良田改稻为桑,其余仍由他们自己做主。

  最初数年,陈茂华的革新法的确推动了百姓们的收入翻番,那几年也是风调雨顺,卖出去的丝绸换回来一车一车的外国银元和黄金,更多的农户便也主动加入了种植桑树的行列。

  就连陶家也有人眼红这买卖丝绸的丰厚回报,劝说陶浩元也不要错失良机,尽快种下桑树,加入这丝绸行业才好。只是陶浩元此人却固执得很,他不看好改稻为桑,便是任旁人如何发财他也岿然不动。

  去岁,江水决堤改道,淹了江南多城。民间说,江南熟,天下足。良田被淹,昔日的鱼米之乡竟也出现了无数逃荒的百姓。

  其实按常理,即便是江水决堤,也不至于让百姓们流离失所,只是此前改稻为桑的革新法一推行,本地农户大都种植桑树,花钱买米,自然无法度过这突如其来的灾荒年。

  加之陈茂华也心知肚明,百姓流离失所与他所推行的政令不无关系,故而他竟然求助他的舅舅,神机营总督司空远。

  也不知司空远和那几位阁老做了什么交易,竟然说动了那些阁老们出动人手,将江南水患的折子隐瞒了下来不说,还安排人手守在入京要道,不许这些流民入京告状。

  听到这里,灵武帝的脸色倒还正常,只是萧玄策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他是神机营的中军都尉,无论这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