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标准化_四合院: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为了更好的照顾一些中小型厂家,工业部还以姜辰给他们培训的技术人员为基准,在重点城市成立了培训部门。

  周新建点点头:“嗯,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当然,我受的是三钢机床生产的启发。”

  “三钢机床这么繁琐和复杂的生产流程,当时我还在担心哪一个厂子能够达到要求。”

  “没想到你一个标准化,将机床拆分成为若干部件,交由不同的厂家生产,然后最终完成组装,就彻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啊,我已经在大会上提议,在我们基础薄弱的时候,不要着急一股脑的搞综合性企业。”

  “让每个企业专精其中一个或者某几个部件的生产,然后这些部件组合起来,就能组装出很多不同的机器。”

  姜辰笑道:“周老高见,等到后续我们将各种零件根据需求统一成若干规格,我们只需要按照不同的规格和需求,保质保量完成各自的零件生产,然后再统一进行组装即可。”

  这种模式,便是到了21世纪,也是主流。

  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难以单独厂家独立完成生产。

  一个手机,屏幕、主板、电池等等部件,往往都是来自不同的厂家。

  生产和研发,同等重要。

  只能研发不能生产,产品只存在于实验室,则这个研发实际作用不大。

  能生产却无法研发,要么给人干代加工,要么花大钱买技术。

  但真正尖端的科技和产品,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不过现在刚刚起步,要达成真正的标准和统一,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制定标准,从来都是一个繁杂且漫长的过程。

  只是这些不需要姜辰操心。

  罗云洋道:“时间紧迫,我们就不要展开了吧!”

  “小姜,这个标准化模式,我也赞同。但众所周知,这种东西难得就是制定标准。”

  “这转炉修建或许还好,因为没有很多客官因素的干扰。”

  “但在炼钢过程中,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压强、不同的原料,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这一块你是怎么考虑的?”

  姜辰道:“确实,炼钢是一个精细的过程,任何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钢铁的质量。”

  “比如刚刚石景山的第一炉钢,仅仅是因为操作惰性气体的工人反应慢了一些,多可能导致钢铁质量变差。”

  “罗老你说的情况,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

  “我的想法是,前期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把能够想到的可能,都做成标准化的东西。”

  “然后中后期我们可以广开言路,一些特定的超出我们预期的情况,大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之后,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告知我们。”

  “如果已经解决,并且效果很好,那就直接把解决方案也给到我们。如果不能解决且问题较大,我们就成立专门小组进行研究。”

  “这样我们的标准化方案,就会越来越完善,并最终基本能够让所有情况都呈现在方案中。”

  “时代在进步,方案也是逐步完善的。”

  罗云洋点点头:“嗯,集大众的智慧,完善我们的标准化方案。”

  “周老,我就说这孩子肯定有思路和想法吧!”

  周新建哈哈一笑:“所以,现在我们只需要听取小姜同志的方案,并辅助完善就成了。”

  “至于咱两想得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说了,至少我想得方案可以否决了。”

  罗云洋摊摊手:“我的也是。”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