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一章 大宋落日——种师道之死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

  但现在是两国随时都会再起大战的紧张时刻,把这些心思难定的投降兵马分散到临敌第一线,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

  实际上,在主将韩世忠离任后,庐州新编军就出现了大规模的逃亡现象。

  最终分配到淮南各州府的新编军总数还不到一万人,缩水速度夸张至极。

  这些人逃离军中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回到家中继续种田,绝大部分人因为回不到的过去而沦为盗匪,极大增加了地方治安的风险。

  幸好淮南路河泽虽多,山川却极少。

  在官府治理体系没有崩溃之前,这种地形很难形成能够攻城掠地的大股盗匪。

  可多如牛毛的小股盗匪反而更难剿除,这些人神出鬼没,不事生产,一切吃穿用度全靠抢劫,让本就被备战拖得筋疲力尽的淮南各地官府苦不堪言。

  但对有统兵职责的各级文武来说,逃跑了的降兵反而是好降兵,只为吃几顿饱饭就选择留下来继续服役的降兵才是真祸害。

  这些家伙没有一点士气不说,进一步打散了会让本就不稳的军心更加不稳,不打散又怕他们逮着机会就搞事,真他娘的一群大爷!

  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自用不着远在临安的皇帝亲自操心,该操心的人应该是新任淮南宣抚使种师道。

  可是,淮南路宣抚使种师道迟迟不能赴任,却让苦盼老种前来镇场面的官员等得心急冒火。

  淮南局势如此危急的时刻,被大宋军民奉为国之柱石的种太尉还这样拖拖拉拉,自然不是其人不敢直面同军而故意拖延。

  真实的原因是老种病了。

  种师道生于大宋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今年已经七十六岁,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高龄。

  其人戎马一生,年轻时也曾多次冲锋陷阵,由此落下了不少暗疾,还能活到如今的高龄,已经是生活优越加之身子骨本来就很好。

  但再好都身体也经受不住岁月的消磨和连番摧残。

  自去年底教主道君皇帝诏令各地兵马入京勤王后,年迈的种师道就一直在外奔波。

  这大半年时间里,其人真正指挥的战斗并没有几场,劳心劳力却是一点都不少。

  军队频繁调动和个人职务的数次任免,也极大耗损了种师道的元气。

  实际上,早在七月份,其人便因不习惯荆湖北路的潮湿闷热气候而病倒,拖到现在,差不多快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但在韩世忠赶到江陵府拜见老太尉并详细汇报了淮南路的严峻形势后,缠绵病榻多日的种师道却强打起精神,做出了立即启行前往淮南的决定。

  其人随后上书天子,大胆预言大同帝国即将再次对大宋大规模用兵,而这一次的目标很有可能是灭宋。

  种师道请朝廷务必提高警惕,立即做好抗击大同的准备。

  其人认为南阳府虽有山川之险,却无死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