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合一)叛徒比敌人更可恨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下,在太原府立足本就不稳。

  其部的后方是北面的燕西路和东面的河北路,未虑胜先虑败,退往东线保住后路不失,再尝试击败一路或数路宋军,方是人之常情。

  知晋宁军事罗称却认为折彦质过于想当然,同军战力彪悍,未必就不可能自持力强而弃东线守西线。

  但对宋军来说,只有同军的主力出现在西线,方能有包围并全歼他们的机会。

  若同军的主力敢前出到交城,反而是好事。

  只要左翼拖住了同军,鄜延路与河中府援军就能轻易攻破防守空虚的清源县,并迅速完成包抄,一举解决这一股不自量力的敌军。

  二人的意见虽不一致,却都是主张进攻,其他众将也基本赞成尽早收复太原府。

  折可求见军心可用,便不再犹豫,当即下达命令。

  其一,派信使前往刘光世、姚古报捷,并催两部人马赶紧出兵;

  其二,命郭栅镇及子夏山两营各出兵马两千转至文水县;

  其三,由兵马使韩权领五千人北上,前往文水河岸立营,并做好大军渡河的准备。

  任务分派之后,折可求并没有坐守文水县城等待天黑睡觉。

  朝廷大军收复失土赶跑同军,自然少不了本地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哭诉侵略者罪行的戏码。

  折可求其实不太在意这些政治作秀,他更关心的是怎样才能将同军赶出河东路,而从被同军祸害的上户嘴中应该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其人专门抽出时间,询问了十几个本地上户。

  根据这些人的描述,虽然还是不能确认敌人的去向,但同军占领文水县后做了很多恶事,非常不得人心这点,却是可以确认的。

  这点很关键,同军有没有在太原府站稳脚跟,关系到宋军下步的进攻策略。

  赶至文水河畔筑营的韩权也传回了好消息——对岸没有发现同军动向。

  天黑前,郭栅镇和子夏山抽调兵马相继赶到了文水县。

  忐忑不安地等了一晚,前出的韩权部依然没有发现敌情。

  确定了北线没有问题,折可求在文水县留下三千人马后,带着一万八千人赶赴韩权准备好的渡河点。

  文水河果然结冻,且冰层厚大三尺,通行大军完全没有问题。

  韩权担心冰面打滑,还在上面铺设了一层干草。

  大军顺利渡河,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至申时,折可求部顺利进抵交城县下。

  这座见证了府州折氏子弟兵折戟沉沙的城池,此时却向折可求敞开了大门——城中仅有的五百守军,早在一日前,见到文水县的溃兵后,就一起逃跑了。

  大军再次休整,折可求将头一天在文水县所做的事再做一遍,得到了更多同军欺压良善、祸害百姓的事实,其人终于明白了同军为什么不见踪影。

  换成任何一支侵略军在他国领土上做了这么多的恶事,也不敢冒着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