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双喜临门终洗白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引住了,宣读完布告,还赖着不走,留下来看完了全场,直到比赛结束,方尽心而归。

  至于梁山明显多出的那么多人,其人则是视而未见。

  送走郑成后,徐泽集合同舟社管理层,讨论官府的布告内容。

  众人均很兴奋,感觉好日子似乎就在眼前,有几人喜极而泣,大呼“皇恩浩荡”。

  徐泽听了很不愉快,打断众人的唏嘘,让褚青给众人解释一下免税政策。

  褚青说梁山人数越来越多,但当初登记在册的人数却不多,所谓免税,也只是免田地夏钱秋粮两税,梁山本来就缺地,就算加上渔税和免疫钱等杂七杂八的,其实并也不多。

  以现在梁山的产出,免和不免税,影响都不大。

  但梁山是经商为主,大宋商税制度,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过税,值百抽二,即税率2%;一种是住税,值百抽三,即税率3%。

  凡布帛、什器、香药、宝货等,民间典卖庄田店宅、马牛驴骡橐驼及商人贩茶盐等等,均在征课之列。

  大项交易往往需要到官府登记,还要交纳牙契钱,这个就没有定数了,各地不一,全看官吏良心和自觉。

  即便朝廷明文免税,但梁山如今经营的鲜鱼、芦编、蜂窝煤炉和以后的肥皂等,只要进城发卖,过税照样一文不少,而在东京合伙打制售卖蜂窝煤,住税也一样要交,所以免除三年赋税的实际好处很有限。

  再则,若是梁山没有徐泽主持经营,仅靠众人打鱼种地,即便免税三年,生地也才刚弄熟,出产有限,日子一样紧巴巴,想留些积蓄都难,何况三年以后还得上税。

  若是再遭遇灾荒,就只能卖儿卖女,或是接着逃荒避税了。

  原本还感念天恩浩荡的几人,听了褚青的解释,顿觉朝廷手段无穷,小民始终玩不过官府,幸好有徐泽在,以后还是踏实跟着社首干。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