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条 徐泽的意外应对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朝廷背信弃义,借招安之机偷袭其部为由,兵围益都县。

  贼人抗住徐泽攻击的同时,居然还有余力围城,其主力肯定在北线!

  北海之战后,济南府和淄州、青州三地兵力大损,士气极低。

  青州一旦陷落,贼人再北上河北路,开阔的河北平原将任由贼军肆掠。

  河北禁军的战力一向排在京东之后,根本无法和能击穿京东东路的贼人硬拼,

  就算之前的布置全部落实到位了,河北路也难当贼军奋力一击。

  李子义北进,东南漕运暂时是安全了,但贼人在河北也能轻易裹挟十万大军。

  凭借这些人,贼人就可以直接攻打东京城了!

  而贼军若是放弃北进,改向西面的话,

  以被释放俘虏为主力的济南府和淄州兵马,也根本不可能挡住贼人的兵锋。

  刚刚调动的京东西路援军应该还没开拔,等他们仓促赶到济南府,

  将会一头撞上贼人的大军,官军要是再遭大败,那形势就更危险了!

  事到如今,童贯再也坐不住了,

  请示天子后,即带着自己的幕僚班子,匆匆赶往南京应天府,

  以统率部分刚刚汇集于此的京营禁军,再赶到郓州,靠前处置突发情况。

  同时,急令第二批西军和尚未到位的各地抽调兵马,火速前往郓州集结。

  贼人的主力虽然在北线,但南线还不能放松,第一批抽调西军继续赶往彭城。

  真正的原因,还是这部西军连续奔波,已经非常疲惫了,急需休整。

  且其部人数太少,即便调到北线,也难当大用。

  四日后,童宣抚制置使带着仓促集结的四万大军,才赶到广济军境内,

  就收到了益都县城被攻破,武松掩护崔直躬突围至淄州,

  贼军一路追击,再围淄州治所淄川的消息。

  与此同时,徐泽部猛攻贼军兵临北海县的“捷报”,也转送到童贯手中。

  形势危急,童宣抚制置使只能催促疲惫不已的官军加快步伐,继续北上。

  待大军赶到郓州,并再度分兵,挑选部分精锐赶赴济南府时,

  淄川每日仍是急报不断,但还掌控在官军手中。

  童贯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却有些隐隐不安。

  北海之战中,青州好歹还有武松一部保全,比起淄州官军的战损小得多,

  贼人能轻易攻下青州,没道理拿不下淄州。

  果然,两日后,徐泽部急奏:

  贼军回师,击败了登州第二将进攻北海的人马,正在压迫昌邑。

  其部出兵后,无日不战,损伤惨重。

  至今却未看到朝廷增援的一兵一卒,反倒是贼军的兵力越打越多。

  徐泽在奏章中气急败坏地指责朝廷中有奸臣,坐视登州第二将流血,

  扬言再看不到援军,就回师登州休整,丢下这烂摊子不管了。

  看到这颠倒黑白奏报副本,童贯鼻子都要气歪,

  却也只能咬牙忍下,催促大军继续向济南府进发。

  进入历城后,总算有好消息传来——贼军久攻淄川不克,撤军了。

  青州第一将副将武松(北海之战后任命)率部尾随敌军,

  连战皆捷,竟然一路收复益都县。

  贼人祸乱京东路以来,官军所有的胜仗全是武松一人打下来的,

  即便此人骁勇异常,也太巧了,就连童贯都觉得这个武松有古怪,

  但到了这个时候,童贯却没心思去管武松的问题了。

  贼人出兵的方向,以及撤兵的时机都非常蹊跷,仿佛就是为了调动官军一般。

  童宣抚制置使预感自己似乎受了贼人的愚弄,官军被贼军牵着鼻子走了!

  到底是继续向东,与徐泽部夹击贼军,

  还是赶紧回师,应对南线可能出现的进攻?

  未待童贯作出判断,徐泽再次上了急奏:

  贼人大军集结昌邑县,登州第二将不敌,退入莱州境内固守待援!

  这道从莱州辗转进入东京,再传到童宣抚制置使手中的急奏,

  落款时间为六月初七——五天前!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