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坏了,大宋要崩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未行至北海城南门处。

  眼见贼军势大,带队的指挥使不敢再回小营,情急之下,只能带着剩余的四百人撒丫子朝南门跑去。

  城中,杜继宗部本已经按照吴汝翼的要求整装完毕,准备出城接应关胜部,见此情形,也不敢托大,苦求帅臣赶紧关上城门。

  吴汝翼虽爱关胜之才,却也知道此时不能有半分犹豫。

  其人只能狠心命士卒将刚刚打开的南城门再度关死,并命令登城的士卒放箭,逼城下人马回身,与敌死战。

  见此情形,进退失据的关胜,只能返身与贼军死战。

  结果,果如其人所料。

  两军对垒,阵型散乱的一方试图冲击对方阵型,以求能够打乱对方的阵型,而达到死中求活的目的。

  阵型严密的一方自然不会让对方如愿,关胜部尚未靠近,“贼军”就迅速靠拢列阵。

  而后,弓弩齐射,仅仅是一阵箭雨,关胜部六百人就去了近百。

  之所以只减员这么“一点”人,只不过是阵型的原因,前面的人承受了全部伤害,后面的人还没“轮到”而已。

  箭雨过后,原本断后,此时冲锋在最前的指挥使关胜生死不知,其部大溃。

  敌人的箭雨还没有停,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坐地投降。

  仓促组织起的反攻,还没有对贼军造成任何伤害,就变成了绝命逃亡。

  而城中,也是异变突生。

  趁着帅臣吴汝翼人在南城门上“督战”的时机,留守东城门的周通突然打开城门,放王进部进城。

  关胜一直对武松抱有戒备心理,乐昌县分兵时,其人就劝过吴相公。

  但吴汝翼对武松印象很好,关胜的话又不能挑明。

  就算挑明了也没用,无论吴汝翼带不带上武松,都是两难之选。

  所以,其人最终只能折中,让武松由前锋变成殿后,并将其部一分为二。

  进北海县城前,关胜又委婉的提醒吴相公,说周通部没有主将,战斗意志不强,须放在没有敌情的一面防守。

  吴汝翼这次听明白了,从善如流,果断将周通部放在“没有敌情”的东面城墙,结果遭了祸事。

  城破时刻,原本整装完毕,准备出城接应关胜部的杜继宗倒是条汉子。

  其人没有逃跑,而是立即带兵向北,反攻已经进城的王进部。

  可惜,其部的战斗力还不如关胜部。

  所谓的反击,不过是将城外关胜的故事再重演一遍而已。

  最敢打,最能打的倒下后,剩余的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见城中大乱,城西的数营官军近水楼台,直接开门逃命,其余的,则自知腿短,纷纷弃械坐地投降。

  不过,逃出城的官军也没能跑多远——徐泽亲自统率的本部人马也赶到了城西。

  此战,从吴汝翼出兵后,就出了不少小情况,脱离了徐泽战前的设想。

  最大的意外,当然是武松部居然被吴汝翼留在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