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这就打怕了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编制人数),限期集结于陈留、襄邑、应天府等地。

  在威胁王朝统治根基的内乱威胁下,大宋几乎举全国之力,以应对一地之乱。

  朝廷迅速动员了不下二十万人的平叛兵力,充分展现了大宋不愧历朝“维稳第一名”的深厚底蕴。

  也充分证明了京东剧贼李子义无知者无畏,

  居然敢作大死,触碰大宋生命线一般的漕运。

  身处京东东路的贼人李子义,会知道朝廷的决心良苦用心,并主动束手就擒以求宽恕么?

  两日后,宣抚制置使司的帅令尚未传到沂州,

  沂州的告急文书就送到了东京:贼军攻破沂州治所临沂县!

  临沂城墙高大坚固,武备齐全,易守难攻,

  且置武卫三、神锐一、宣毅一五个指挥,相对而言,兵力并不算少。

  正常情况下,只要守军士气不泄,即便万余贼军围困,短时也难以攻克。

  只要坚持到后续援军到达,反败为胜也未可知。

  但之前得知贼军北上潍州,并与重兵防护的青州对峙后,

  为了争取战争态势上的主动权,沂州知州派出了两个指挥,

  接管沂州东面的门匙之地——“被贼军遗忘”的密州莒县,

  不想沂州官军才进莒县城,尚未站稳脚跟。

  次日大早,远在青州的贼军主力却“神兵天降”,毫不费力便夺了城。

  —————

  仅剩三个指挥的沂州守军面对漫山遍野的贼军,本就已经胆寒,

  而贼军又在阵中推出一种官兵从未见过的筒壮兵器,一声巨响之后,城门楼便塌掉一角。

  如此威势,再加上贼军这段时间连战连捷的光环加成,

  胆气早丧的临沂守军直接崩溃,竟放弃了城墙竞相逃跑。

  这个时代,落后的道路、通信条件和社会组织度,以及低效的军事情报体系,

  造成的战场信息差,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东京朝廷收到李子义部兵围临沂县消息的两天前,

  临沂县的“红五营”就已经再次分兵,即将赶赴新的战场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红五营”纵横莱、密、潍、青、沂五州,

  行军数千里,历经大小十余仗,

  先后攻破胶西、高密、诸城、北海、昌乐、寿光、昌邑(朝廷还不知道)、莒县、临沂九座城池,

  密、潍两州,除了一个安丘外,尽皆落入贼手。

  如此频繁且高强度的连续作战,远远就超越了这个时代军队战力的极限。

  自然也不可能是由山贼、保丁等整编的“红五营”可以一力完成的。

  实际上,从牛皋率部攻克诸城后,活跃在京东东路各州县的,就一直有两支“红五营”。

  南线,活跃在密州、沂州境内的,是牛皋统帅的“真红五营”。

  北线,活跃在潍州、青州境内的,自然是徐泽亲自统率的“假红五营”。

  京东两路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同舟社兵力投送和朝廷即将展开的反攻战术。

  这两路的北面,是已经改道却未完全断流,满是淤泥的黄河故道。

  而其中部,地形较西部和东中部,有明显的起伏,

  分布着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尼山、五莲山等众多山脉。

  在众多山脉之间的连接“缝隙”部,南北各有一条官道,连接东京至登州。

  正是这种特殊的地形,让地理上紧挨京东西路的济南府(原齐州),成为了京东东路的治所。

  而比济南府更靠东,却被群山隔阻的兖州和徐州,反而划为京东西路。

  控制临沂,便能控制西、南两面,由陆路入密、潍、莱、登四州的通道。

  而北面的历城(济南府治所)、淄川(淄州治所)两座城池,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因此,当临沂被围并陷落的消息传至东京后,大宋的决策者们是彻底怕了。

  照贼军这恐怖的攻坚能力,等不到两批西军精锐到达,京东两路、淮南两路就要彻底糜烂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