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应危局李逵出招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没有意识到计划中的低烈度扫荡捕奴行动,即将变成奠定海东郡最终归属的大决战。

  杜迁带领的第二都付出了巨大伤亡,打探到毗舍邪人已经介入这场大战的消息,为海东郡官兵争取到了宝贵的预警时间。

  多处受伤失血过多的杜迁得救后,一直昏迷不醒,整张脸白的可怕,体温极低,生命体征极弱,仍奇迹般地拖回了营地,似乎有什么话想交代。

  随营医官仍在努力施救,但众人却不能等着杜迁醒转过来。

  战事紧急,必须尽快拿出应对措施,不然二都的牺牲就白浪费了。

  王进盯着作战图,神色凝重。

  通知海东郡征召青壮加固城防准备作战的信使已经派回,能不能打赢这一仗的关键,还是在这边。

  打赢了,才有时间从容部署,为海东郡下步的快速发展提供安全环境,打输了,就只能老实龟缩海东,收缩防线,挺过了土著和毗舍耶人的骚扰,才有机会再反攻。

  王进定下决心,回身道:“都说下,这仗该怎么打?”

  “郡守,属下认为关键还得看敌人有多少人。”

  陈达是海东郡一营营正,这几年多次担任先锋和斥候,考虑作战问题先想到对手的情报。

  “毗舍耶人即便动员一半剩余土著青壮,至少也有七八千人,加上毗舍耶的军队,估计不会少于万人。官兵虽然勇猛,但甲胄弓弩,肉搏战拼消耗的话,我们这点人肯定不够。”

  王进点头肯定道:“地道言之有理!”

  这也是他忧愁的,双方武器装备未形成明显代差的情况下,近身肉搏,通常是人多却战力相对较弱的一方的首选战术,即便拼消耗也可把对方拼死,这也是他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就命令扩大加固营寨的原因——尽量避免近身战。

  二营营正周畀向来有主见,道:“土著人虽多,却是很多部联合在一起,彼此之间还有嫌隙,纯属乌合之众,填壕助威可以,野地打顺风仗也行,但真要攻城拔寨打硬仗,未必会下死力。”

  “最主要的还是毗舍耶国的蛮军,击败了他们就好办。毗舍耶国远在三百里以外,以其国的出产,长期围城基本不可能,只要我们据寨严守,要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会退,届时再衔尾追击,定能大有斩获。”

  周畀的想法和王进不谋而合,虽然残了一个都,但两部兵马合计仍有一千三百多人,守一个小寨还是绰绰有余,防守反击的办法正适合,只是此法过于被动。

  更关键的是,他担心防守战时间过久,后方的羁縻土著有了异样心思就麻烦了。

  见一惯活跃的三营营正李逵没抢着发言,王进点名道:“李逵,你说下!”

  李逵撇嘴道:“要俺说,这打法忒憋屈,不得劲!”

  陈达见李逵一棍子扫倒一片,问道:“就这些人,你能有啥好办法?”

  李逵反问道:“若只是守住这寨子,七八百人就足够了,咱们有船,干嘛要等着蛮军打累了再反击?”

  史进眼前一亮,对啊,可以派人劫蛮军的粮道。

  杨春问出了史进的想法:“李营正的意思带人是劫蛮军的粮道?”

  张雄提醒道:“蛮军打仗,都是随军带的粮食快吃完了就退走,他们根本没粮道。”

  李逵见众人投来期待的眼光,心中暗爽,社首说得得错,还是得读书,咱铁牛读了书,不就更厉害了嘛!

  王进知道李逵心性,这是等着众人捧他呢。

  不劫粮道,还能玩什么大动作?可是,能分出去的兵力毕竟有限,有想法也白搭,王进突然想到一事,问道:“铁牛,你的意思,是说流求?”

  帘门突然被掀开,一个大汉哭着闯了进来。

  “郡守,杜都头去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