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 解决之法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景恪摇摇头,道:“臣查阅了所有能查找的资料,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朱元璋很是失望,但又觉得很正常。

  要是陈景恪连这都会,那就妖孽的有点过头了。

  “咱会派人翻阅典籍,希望能找到相关记载。”

  陈景恪连忙提醒道:“其实就算找不到记载也没关系,今人并不比古人差,何必事事依赖古人。”

  “找来懂钱又懂算学的人加以总结,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也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计算之法。”

  朱元璋不禁颔首:“此言在理,咱就做两手准备。若能找到记载最好,找不到咱们就自己研究。”

  这话也基本意味着,他接受了之前的建议。

  陈景恪心中非常高兴,决定再推上一把:

  “臣自认为对算学有独到见解,愿意将此学问献于陛下。”

  对他的博学朱元璋已经麻木了,并没有觉得惊讶,只是道:

  “好,你就将算学学问写下来,再呈给咱吧。”

  “是。”

  “对钱币,你可还有别的发现?”

  “还有一些。”

  陈景恪又讲了一些要点,但都是对方才那几个要点的补充,并未再提出什么核心观点。

  但朱元璋依然听的很用心,这些补充观点,让他对钱的认识更加清晰。

  心中已经有了改革的方向。

  直到陈景恪表示讲完了,他才赞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不错。”

  “谢陛下夸奖。”

  “以后有什么想法,直接来找咱和太子就行,不用拐弯抹角,咱又不是听不进谏言的人。”

  陈景恪心道,真的吗,要不咱们聊聊藩王的问题。

  “谢陛下,臣知道了。”

  朱元璋又问道:“算上上一次,你已经帮咱解决了三个大难题。这么大的功劳,当重赏。”

  “你可有什么想要的?只要不过分,咱都能答应你。”

  陈景恪正色道:“陛下让一介白身的小子担任太孙伴读,已经是莫大的恩宠,臣岂敢再讨要封赏。”

  对他的态度,朱元璋很是满意:“咱是赏罚分明之人,有功就当赏,你无需推辞。”

  “这……”陈景恪为难不已,一时间他还真想不到有什么想要的。

  这时朱标开口道:“你年龄还太小,现在封赏过重于你来说并非好事。”

  “既然你一时间想不到要什么,不如等过些年一并封赏如何?”

  陈景恪松了口气,道:“谢殿下爱护,臣愿意。”

  朱元璋也很满意这个结果,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事实上他也并不愿意现在封赏陈景恪。

  一来确实如朱标所言,他太年轻,封赏太过容易遭人嫉恨。

  二来就是,现在就位居高位,未来不好掌控。

  不过作为皇帝,手下的人三番五次的立功,他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所以才有了方才那一问。

  现在这个结果是最好的。

  之后他又问了一些钱币方面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