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朱元璋的智慧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赞叹:

  “英明无过陛下者也。”

  虽然很符合人性,但你站在那个位置上却阻挠良法推行,被杀了也是活该。

  洪武皇帝的行事风格世人皆知,很多政策满朝文武集体反对,他都敢强行实施。

  道理大家都懂,但关系切身利益的时候,谁能那么理智?

  即便那些人很大一部分是他曾祖父的学生,照样看不起。

  李善长本人也同样不敢置信,朱元璋没杀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允许自己复出。

  李善长是大明行政系统的创建者,也是大明礼法的制定人。

  大家都知道真实原因是什么,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

  老朱气喘吁吁的坐下,说道:“再敢胡说八道,咱打死你。”

  这些人要是出于公心反对新政被迫害,他肯定会义愤填膺,并积极营救。

  部分勋贵确实在处理自家土地,有的是分家,将土地挂在子女名下,有的分给了族人。

  也放下了心中的不满,开始主动推动此事。

  陈景恪见他拱火不成反被揍,心里别提多开心了,然后一不小心就乐出了声。

  还有的出售给别家。

  问题的尴尬之处就在这里。

  尽管被变相圈禁数年,可依然没人敢小瞧他的能力和影响力。

  皇帝这么做,就是在掘儒家的根基。

  但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了。

  李善长激动的再次落泪:“陛……上位,臣……臣……”

  朱元璋并没有接他的鸡毛掸子,而是顺手也给他来了一下: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俩好的穿一条裤子。”

  “发请帖,给所有在京的权贵官僚发帖。”

  老朱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能容忍李善长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也没见谁去打听。

  而能够服众,又能主持中枢衙门的官员,貌似只能从儒家里面挑选。

  看着醉的不省人事的几人,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上次见面还是在应天府,一眨眼又过去了很多年。

  开国公侯支持,大概率是和皇帝达成了协议。

  罪名有的是对皇帝心怀怨愤,有的是贪腐。

  还不等这些人去上任,锦衣卫再次出手,将其中半数擒拿入诏狱。

  此举还顺带安抚了勋贵。

  他是能震慑住文官系统,帮助计官和司法官,夺取户部、大理寺的控制权。

  陈景恪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而是抱着头不停的喊疼:“陛下,我错了,我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不但不低调,还要大肆庆祝。”

  谁都没想到,皇帝会把他给拉出来。

  这一次要死很多人了。

  此消息一出,朝野为之震动。

  “来坐坐坐,等会儿天德、鼎臣他们都会过来,咱们哥几个好好聚一聚。”

  也就是说,能买得起的不敢买,想买的买不起。

  朱雄英一缩脖子,连忙逃到一边,再也不敢吱声。

  而且有他出面,阶梯性收税实施的难度也降低了。

  “你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

  事情很简单,杀。

  并按照邱广安的弹劾奏疏,将户部侍郎在内的二十余名官吏,贬谪到云南、辽东为官。

  或许他的治国能力有所欠缺,可政治水平绝对是站在人类巅峰的那一小撮人。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尤其是文官群体,生怕自己突然就被抓了。

  而且他丝毫不同情被抓的官吏,正如他看不起家乡的名士大儒一样。

  老朱也没有再隐瞒,说道:“那天你和咱说,想让计官掌控户部,还要挑唆司法官抢夺大理寺所有权。”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