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章 气运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景恪说道:“最终的结果确实如此,但过程却值得推敲。”

  “2466年赵国遭遇地龙翻身,从保定到大同之间,四百余里范围都遭了灾。”

  “被震出的地缝,最宽处达到了一百四十余步。”

  “灾情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467年赵国又遭遇了波及全国的大旱。”

  “再加上连年战乱,赵国已经山穷水尽。”

  “史书记载,岁大饥,人相食。”

  “走投无路的赵国百姓,对于自己的国家也已经没有了任何期望。”

  “他们只想有一个国家能接受他们,即便是生死大敌的秦国也无所谓。”

  “这种事情在之前发生过很多次,赵国百姓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所以,赵国除了少数主战派,从上到下都不想再打了。”

  “李牧的死,表面看是郭开自毁长城,然而又何尝不是集体意志的结果。”

  “等李牧这个主战派一死,只过了一年赵国就没了。”

  “可惜的是,秦国当时雄心勃勃,意图覆灭六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自然不愿意拿出宝贵的粮食,去救济赵国那数百万灾民。”

  说到这里,陈景恪已经不忍心再往下讲了。

  战乱年代,数百万灾民,将人类创造的所有词汇都拿出来,也不足以描写那种悲惨。

  平息了一下情绪,他才继续说道:“痛恨秦国的又何止是楚国人,赵国人对秦国的恨更加强烈。”

  “正是因为这种种,才有了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天下云集响应。”

  “秦,死得其所。”

  朱元璋和朱标都感受到了他的悲痛,沉默了下来。

  朱雄英毕竟年轻,没有那么多感触,他更多的是质疑:

  “这东西史书上也没写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陈景恪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一种猜测罢了,是不是真的如此已经无人知晓了。”

  “但不管真实原因是否如此,秦国灭亡赵国之后,都应该担负起救济灾民的责任。”

  “可他们并没有……那可是数百万人啊。”

  朱雄英不说话了。

  战国末期,征战数百年秦国也不富裕。

  救济了这数百万灾民,就没有粮食再对他国发动战争了。

  这是秦国上下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无视这些灾民,继续征伐别国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于是,三年后灭魏,再两年后灭楚,再一年后灭燕,再一年后灭齐。

  至此乱世终结,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在皑皑白骨之上建立了起来。

  如果始皇帝能休养生息……可惜没有如果。

  历史总是充满了遗憾。

  过了许久,朱元璋忽然说道:“最开始的时候,在你眼里咱是不是和始皇帝一样无情。”

  陈景恪没有说话,但这时候不说话就代表了一切。

  朱元璋也没指望他回答,自顾自说道:

  “曾经和雄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