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灭亡吕宋国,大明内部出现了三种声音。

  第一种是反对。

  未经请示擅自动兵,灭掉大明承认的藩属国,这有违礼法。

  以后列国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还怎么以宗主国自居?

  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当以德行教化,蛮夷自然臣服。

  不用想,这种人以文学贤良居多。

  第二种是支持,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只有打疼他们才会听话。

  当年蒙古帝国灭亡了多少国家和势力,不照样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况且我们还占着理呢。

  这种人以勋贵居多。

  第三种则没那么多是非之分,只有一个念头,我大明太强啦。

  一个使节团,几天就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好好好。

  持这种想法的以年轻人居多,尤其是没读过书的老百姓是最多的。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摊丁入亩解释一切。

  百姓就算再愚昧,也知道谁对他们好。

  新政让他们受到了最直接的好处,对大明的归属感拉到了新高。

  什么礼法、什么规矩、什么道德,都没有大明强大来的重要。

  大明被欺负,他们担心。

  大明强大,去欺负别人,他们就与有荣焉。

  至于什么道理?

  呵……我们帮亲不帮理。

  很多时候,他们的声音很重要,能决定天下归属。

  有时候又不那么重要,基本上被无视。

  比如现在。

  不论是反对此事的,还是支持此事的,都无视了他们的声音。

  为了自己的理念,在朝堂上大吵大闹。

  一方要求严惩以儆效尤,防止以后再有人敢这么干。

  同时也是给藩属国一个交待。

  另一方则认为大明不可辱,否则会寒了人心,以后谁还敢为国效忠?

  双方吵的不可开交。

  以往朱元璋最讨厌这种争吵,咋地?把咱的朝廷当菜市场了?

  有问题无法决断,不会问问咱?

  但现在他的行为方式改变了许多,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群臣互喷。

  朱雄英也同样如此,双手揣袖,脸上带着兴奋。

  他也是近期才被允许上朝听政,平日里很少发言,基本都是观察学习。

  如果不是要顾及形象,他都恨不得大声给双方喊加油。

  站在人群后侧的陈景恪,也觉得很好玩。

  太孙上朝听政,他这个伴读获得准许,以执戟郎的身份进入朝堂。

  也同样处在学习阶段,至今未发一言。

  毕竟朝堂自有朝堂的规矩,还是不要太出格的好。

  文武吵架,他还是第一次经历,自然觉得好奇。

  不过他看的东西更深,据说以前文武吵架,武将单方面被压制。

  现在武将已经可以做到五五开了。

  倒不是武将的嘴皮子变利索了,而是在于气势。

  以前面对文官,武将总缺那么点气势,吵不过就生闷气,把自己个儿憋的脸红脖子粗。

  现在不一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