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

  到时候就是害了马家。

  最后只给马家的人赏赐了财物,不允许封官。

  徐妙锦猛点头,说道:“我知道,太后早晚要还政于皇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掌权就会提拔自己信任的人。”

  “到时太后的娘家人,就会成为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陈景恪都震惊了,这是一个八岁孩子能懂的道理?

  难怪上辈子朱棣那货,都忍不住想老牛啃嫩草。

  这样蕙质兰心的姑娘,谁会不喜欢?

  这么好的媳妇,竟然便宜朱雄英了,难受。

  但凡我再年轻个三五岁,怎么都轮不到他。

  罪过罪过,陈景恪连忙心中默念,这想法太对不起福清了。

  做人要专一。

  满脑子跑了一会儿火车,他才说道:“娘娘一语见地,太后能掌权,重在得人。”

  “宣太后能成为第一个执政太后,全是因为一个人,为她创造了条件。”

  马皇后想了一下,道:“秦昭襄王?因为他年幼,才给了宣太后执政的机会。”

  陈景恪摇摇头,道:“不,是另一个人,一个您绝对想不到的人。”

  这时,屋外传来一个声音:“什么绝对想不到的人?”

  话音刚落,一个人影龙行虎步的走进来,正是朱元璋。

  后面还跟着朱雄英。

  “参见陛下,参见太孙。”

  众人纷纷行礼。

  朱雄英悄悄的挪到徐妙锦身边,露出讨好的笑容。

  他自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懒得揭穿他而已。

  换在别的家庭,他这么做大概率要被指责。

  但朱家,懂的都懂。

  朱元璋坐下后,笑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马皇后就将方才的话题说了一遍:“刚才正聊到,谁才是为宣太后主政创造条件的那个人。”

  朱元璋笑道:“那肯定是秦惠文王啊,若没有他的宠信,也就不会有宣太后。”

  马皇后却并不赞同:“秦惠文王时期,宣太后只是宠妃,连王后都不是。”

  “秦惠文王薨逝之后,宣太后都被赶到儿子的封地去了……”

  “若非秦武王逞强举鼎而亡,后面也就没她们娘俩的事儿了。”

  朱元璋想想,确实如此:“既不是秦惠文王,也不是秦昭襄王,那总不能是秦武王吧?”

  “小子,别卖关子了,快说是谁。”

  陈景恪这才揭晓答案:“是商鞅。”

  众人都很惊讶,怎么都没想到,会是商鞅。

  朱元璋问道:“商鞅当政的时候,宣太后还没嫁到秦国吧?”

  “你不会是想说,他留下了什么后手吧?”

  陈景恪很清楚他们为何会这么想,不站在历史角度分析,还真无法将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这就要从太后的出身和制度,两个方面来解释了……”

  “咱们先说说太后的出身问题……”

  “太后想要掌权,就要任用自己信任的人。”

  “其实说白了,就是娘家人,常人口中所言的外戚。”

  “没有外戚执掌要害部门,执行她的意志,就算她有再大的本领都没用。”

  “宣太后也是靠着‘四贵’,才成功掌控国家大权。”

  “就连武则天,都要重用武三思等人,就是这个原因。”

  “但先秦时期列国频繁联姻,一国之主的后宫,大多都是他国贵女。”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